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母豬產后的,管理注意事項很多,為仔豬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最大限度地減少可能的應激。①母豬分娩時,飼養人員應在產床前看護,幫忙將仔豬身上的粘液擦掉,將身體擦干,然后將仔豬放在有補熱的保育箱中。母豬產后當天可肌注青鏈霉素或產后康等抗菌劑。②仔豬出生后不久,要將臍帶距腹部7至10厘米的地方剪掉,用碘酒消毒。臍帶易感染,要處理妥當。③新生仔豬生后盡快吃上初乳,同時做好固定乳頭工作。④做好保溫工作,保育箱中的溫度應在30至32攝氏度保育箱外環境溫度應在25攝氏度左右,并且沒有賊風,又可把污濁氣體排出舍外。⑤仔豬生后24小時內全部注射或口服抗生素如:慶大霉素、氟派酸、阿莫西林等,仔豬生后3日齡應補鐵,因為奶中缺鐵,補鐵可提高血中鐵濃度。缺鐵時仔豬易患貧血病,易受冷和感染疫病。8至10日齡應給仔豬補硒,補硒可提高抗病力。⑥仔豬斷奶時盡量減少應激原、例如:閹割、分群等,斷奶后仔豬環境要通風保溫,3周齡時溫度應在25至28攝氏度左右。①搞好仔豬環境衛生消毒,每周豬舍消毒2至3次,每窩豬使用一套專用工具,避免混用交叉感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