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三省、兩提、一增、零排放”
“三省”,即是省水、省料、省勞力。因新興生態養豬模式不需要用水沖洗圈舍,僅需要滿足豬只飲用和保持墊床60%以上濕度的水即可,所以較傳統集約化養豬可節省用水85%~90%。豬糞、尿被微生物分解轉化為可被豬食用的有機物和菌體蛋白質,豬通過拱食,可節省精飼料15%~20%。試驗顯示育肥豬只日增重增加2~3%,料肉比降低2~5%,出欄時間縮短8~12天。由于豬場不需要清糞,飼養人員僅保證及時喂料、翻扒調勻過于集中的糞便、根據墊床干燥程度及時調整濕度即可,所以1個正常勞力批次飼養可達到800頭育肥豬,較集約化豬場節約一半的勞力。
“兩提”,即提高抵抗力、提高豬肉品質。由于豬只恢復了自然習性,豬只應激少,又采食菌體蛋白,飼料里又拌有微生物有益菌,大大改善了腸道菌群平衡,抗病力明顯增強,發病率減少。特別是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較傳統集約飼養有大幅下降。用藥費用減少8~15元/頭。綠康奧懶漢養豬,實行標準化飼養,生產無公害綠色豬肉,嚴格按照無公害畜產品生產技術標準的要求,采用綠色飼料、添加劑、獸藥和科學的飼養方法,生產無污染的綠色生豬。生態養殖模式要求全程不添加抗生素,只使用微生態制劑,所生產的豬肉品質好,無藥物殘留。屠宰后肉色紅潤,紋理清晰,優于一般豬肉。并提取里脊肉、后腿肉檢驗,氨基酸及其它營養含量分別提高了10%至15%,完全達到無公害豬肉標準,在某些指標上甚至明顯優于該標準。如結合地方優質肉豬生產,將為開發我國地方豬種資源,開拓優質豬肉產業打開一個新的渠道。
“一增”,即是增加養殖效益。生態養豬較傳統集約養豬僅飼養環節即可減少飼料、節約用水等直接飼養成本40~90元/頭。該模式充分利用了鋸末、農作秸稈等作為墊料生產優質生物有機肥,具有改良土壤、促進農作物生長之功效,也可以帶來很高的效益。所以新興生態養豬相對傳統集約養豬可增加收入100~150元/頭。
“零排放”,即無污染,實現糞污零排放。前面已述及飼料中不添加抗生素,豬肉中無藥物殘留,所產糞尿經過菌種發酵轉變為微生物蛋白,豬場內外無臭味,氨氣含量顯著降低。該模式的生產過程不對外排放糞污,將傳統集約化養豬糞便污染處理問題提前在養殖環節進行消納,真正實現了污染物零排放的要求。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