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4-23 作者:姚媛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姚媛)第34屆聯合國糧農組織亞太區域大會日前在南太平洋島國斐濟舉行,來自聯合國糧農組織亞太地區40多個成員的代表為糧農組織在未來消除饑餓,克服資源約束,應對氣候變化、老齡化、城市化影響等問題提供戰略方向,設置優先事項。聯合國糧農組織助理總干事、區域代表昆德哈維·卡迪瑞桑指出,亞太地區各國政府應充分意識到零饑餓目標已進入倒計時,消除一切形式饑餓的決心至關重要。
根據最新的估計,在亞洲和太平洋地區,仍然有接近5億饑餓和營養不良人口。約4.9億人缺乏過上健康和富有成效人生所需的營養。在亞洲的一些地區,饑餓人口在下降數十年之后再次增長。卡迪瑞桑表示,各國政府已經承諾,到2030年消除所有形式的饑餓,這意味著糧農組織在亞太地區每天必須幫助107456人遠離饑餓。不僅如此,我們還需要克服有限的自然資源、氣候變化、不斷變化和老去的人口以及城市化的影響,同時要面對沖突、自然災害和人道主義危機的阻礙。在肥胖問題十分普遍的太平洋地區,必須通過改變糧食體系解決肥胖率不斷升高的問題。
會上,各國著重介紹了獲得改善和更具適應力的農作物,更加高效的灌溉,更優化的動物和漁業管理,更有效的肥料,低排放水稻,和可持續的森林管理等可供選擇和實施的方法。與會國家提出,糧農組織進一步協助他們強化各領域的專門貢獻,幫助他們監控實現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的進展,從而把農業整合到國內氣候變化和降低災害風險管理的政策、策略和項目中來。
卡迪瑞桑稱,糧農組織正在實地層面調動資金和專業知識,在政策層面倡導讓糧食和農業在全球氣候變化議程中扮演更突出角色,從而支持各國在2030議程下增加應對氣候變化方面的行動。她還強調,參與其中的公民社會組織提醒各國政府,在此類會議上做出的決定必須具有要包容性——最終結果必須符合所有人的利益,尤其是最弱勢和糧食不安全群體。
“讓農業適應氣候變化,改善所有人的營養狀況,消除一切形式的饑餓,這些都需要團隊合作。亞太區域會議上顯然存在這種合作。糧農組織及其成員國和合作伙伴可以實現這個吸引人的目標——零饑餓——也會在現有的時間條件下做到這一點,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可以。”卡迪瑞桑最后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