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記者:“你們從哪兒過來的?”
收購商:“從江蘇常州過來的,我們過來收甲魚。”
記者:“他們今天要多少?”
陳根發:“5000斤左右。”
記者:“那賣5000斤甲魚能掙多少錢?”
陳根發:“5000斤甲魚能掙兩三萬吧。”
村民 陸吉方:“當時市場上面來收購的人一來,一個車子到了,養殖戶們都走過去,買我的買我的,那個時候價格就跌下來了。”
村民 王紅文:“小烏龜苗12元一只,賣給人家商品龜只有10元一斤,虧本虧得多了。”
記者:“虧了多少?”
村民 王紅文:“2004年虧了6萬多。”
村支書 姚國璋:“我們村里養殖的巴西龜有40多萬只,個別的有一個專業合作社養了400多萬只,實際上已經是供過于求了,所以造成了賣不出去這么一種情況。”
村里養殖的巴西龜在市場上嚴重滯銷,那么,什么品種能受市場的歡迎呢?急于想尋找答案的姚國璋,在2004年底,他和村里的干部們分頭到了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去摸情況。
協會負責人:“我們廣州原來有比較大的客戶,給我們提供了一個信息,就是養殖鱷魚龜,這個鱷魚龜當時的時候,市場上是80元一斤。”
協會負責人:“當時我們引導當地的老百姓讓他們養殖,他們有點怕,為什么呢,一個龜苗有80元,大一點的是160元到190元,這個老百姓,他養1000個,那就是10多萬,所以他們心里害怕。”
梅永明做龜鱉生意也有6年的時間了,2004年,他養了2萬多只巴西龜,本想大賺一筆的他最終卻虧了好幾萬元。
村民 梅永明:“當時的情況就是產銷相差太大,就是這個問題,供大于求了,價格跌了下來,就是虧了啊。”
協會負責人:“那時候,我和協會一起出面,跟他們到信用社貸款去,我來擔保,發展一戶比較有魄力的農戶開始養殖。”
在協會的動員下,從2004年梅永明投資10多萬元,逐步引了中華草龜,臺灣草龜,鱷魚龜,中華花龜等幾個龜鱉新品種。最近,他又引進了一種叫珍珠鱉的新品種。
村民 梅永明:“這個是珍珠鱉。”
記者:“是本地的嗎?”
村民 梅永明:“這是從美國過來的,苗子是美國過來的。”
記者:“好賣嗎這個?”
記者:“你養了多少只珍珠鱉?”
村民 梅永明:“現在養了1000多只。”
記者:“你不怕賣不出去嗎?”
村民 梅永明:“不怕的,現在慢慢地賣,反正養在池里,不會發病,挺好養殖的。”
近幾年,由于國內市場上龜鱉的價格不是特別的穩定。因此,采取多元化養殖也從一定程度上大大地降低了養殖戶的風險。
這個把烏龜當寵物養的人叫梅健榮, 2004年的那場風波后,他養殖的品種已經從剛開始的兩種發展到現在的5種。
村民 梅健榮:“這個是鱷魚龜,這個是巴西龜,這個是中華草龜,這個是臺灣草龜,就是這個樣子,全都是我自己養的。”
在梅健榮養的這5個品種當中,有一種鱷魚龜的,讓他說起來非常的自豪。
記者:“這個龜能賣多少錢?”
記者:“現在這個龜有多重?”
村民 梅健榮:“這個龜大概在12斤左右。”
記者:“能賣多少錢啊?”
村民 梅健榮:“64左右一斤,你去算吧。”
梅健榮從事龜鱉養殖也已經有6年的時間了,以前他只是埋頭養殖兩個龜鱉品種,產品從來都是中間商上門來收購,現在,他經常去考察市場,對龜鱉的市場行情,說起來是頭頭是道。
記者:“那是不是就說你養的品種多了,就是客人不管要什么龜你都有?”
梅健榮:“這個哪個客戶過來,要什么龜,我就拿得出來,就是這個樣子。”
梅健榮興奮地告訴我們,他現在的龜鱉銷路非常不錯,幾乎每天,都會有來自全國各地的經銷商到他這里來買龜鱉。
梅健榮:“2005年11月8日也賣甲魚了,還有臺灣草龜,中華草龜,你看,我的賬本上都有,現在每一天都要賣甲魚賣烏龜的。”
村民:“以前我只養一個品種的,現在我們都養了好多品種,我自己養了三個品種的。”
記者:“現在養的品種是不是比以前多了?”
村民:“比以前多了。”
記者:“為什么?”
村民:“那品種多,有的品種肯定要賺錢的,有一種總會好的。”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