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2003年初冬,張海濱的野豬場里發生了一件十分奇怪的事情,場里好不容易產下的一些小野豬崽兒竟然連著幾天莫名其妙地失蹤了好幾個。
張海濱:“突然有一天發現這個豬崽兒逐漸減少,今天少一個,明天少一個。”
飼養員 李金:“少一個第二天怎么又少一個呢,我就懷疑了。”
場里防范嚴密不可能被盜,野貓野狗更不可能,因為野豬十分護崽兒,對來犯之敵兇暴異常,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讓野豬崽兒不翼而飛了呢?
飼養員 李金:“我開始上心了,就品,這看一下看出來,老母豬給它吃了,這先吃的是腿,吃了后屁股,吃后屁股了腦袋它沒吃,我就給它拽出來了。”
小豬崽兒本是張海濱賺錢的希望,怎么辦?他趕緊向吉林農科院的朋友請教,得知是野豬營養不良直接導致了母豬吃豬崽兒事情的發生。
張海濱:“橡子、榛子,核桃,給它補充一部分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元素這些飼料,給它補充以后,把這個問題解決了。”
若沒朋友幫助,這事就可能難倒張海濱。張海濱養野豬三年凈賺了200多萬,外人知道他靠的是他那幫酒肉朋友,其實妻子更了解張海濱能賺錢是怎么回事。
妻子 王軍:“他交朋好友,他挺下本錢的,他曾經跟我說,他說朋友就是存折,他說你怎么對待人家,人家指定是能回報給你。”
張海濱:“沒想到這個野豬特別兇,用棒子趕,用什么木頭,往那邊趕都弄不了,那松木桿,這么粗的松木桿,用嘴巴咔就折了,真的像山里的野豬似的一模一樣。”
一幫子人挺泄勁地回家了,臨走的時候,張海濱不甘心就把裝豬的籠子交給了賣豬的人,等第二次去裝車還是不成。
張海濱:“它一看到籠子肯定是要對付它了,它就是特別防范,而且敵意特別濃,就想干。”
張海兵:“總覺得這個人怎么智商比野豬的智商高,它再怎么高,也不能比人的智商高,第三次我們又去了。”
張海濱往圈舍里填木頭,縮小野豬活動空間,逼野豬就范,手段使盡,連哄帶騙再趕,總算把野豬趕到了籠子里。
管英成:“全用桿子往里面捅,意思是捅急了,讓野豬往籠子里面鉆,棍子到哪兒了,桿子到哪兒了,它嘴就到哪兒,扯著嘴巴就把桿的給打折了,嘴里全是血。”
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張海濱才把那頭花了1萬元錢的野豬拉回家。經當地獸醫站朋友的檢查,那頭母豬是帶著崽兒賣給張海濱的,野豬幾天沒吃食的原因是因為懷孕了有反應,預產期在2003年正月初五,這讓張海濱感覺著實撿了一個大便宜。
妻子 王軍:“正月初三,我在廚房做飯,忽然聽見狗叫,豬也叫,我就跑出去了,跑出去一看,豬和狗干起來了,干起來一看這也沒法整呀我也整不了,進屋把我丈夫找來了。”
張海兵:“我就拿大鐵鍬進去了,打狗打不住,是打野豬也打不住。”
怪事讓張海濱這輩子給碰上了,老母豬懷著崽兒,當然要受保護,兩口子要給野豬幫忙竟然插不上手。
等到拉開野豬和狗的架,張海濱發現老母豬受了刺激驚嚇,可能要流產,就找到獸醫站的朋友看怎么辦。
板石鎮獸醫站站長 王忠富:“老母豬正在懷孕,正好就趕上流產了,問我能不能剖腹產,我說這個野生動物呀,剖腹產非常的困難,說等一天看一看。”
熬到了晚上十點鐘,老母豬竟然奇跡般地順利產下8個小豬崽兒,50天后,這些小豬崽兒為張海濱賺了1萬多元。到2003年秋天的時候,連買豬帶繁殖,張海濱的野豬規模發展到了300多頭,主要是三代雜交后含有75%野豬血統的商品野豬。
但因為只喂苞米,營養單一,沒多久就發生了有的老母豬偷吃野豬崽兒的事。張海濱一方面增加一些維生素的投喂,一方面盡量還原野豬的自然習性,他把野豬輪流放到山林里放養。
張海濱:“要增加運動量,它吃好的時候轉一轉,溜達溜達,野豬的習性,山頂上上面躥,下面跳的,大的追小,小的追大的,也是一個玩耍,整這個玉米就是吸引它,就是給它最好的東西,最好的獎賞。苞米棒子一來,它就跑回來了,和人還產生一定感情。”
朋友 呂寶財:“春節前,然后我就帶著他們一塊兒把1.5萬斤野豬肉就送到了千山集團,千山集團當天30萬元,就打到了張海兵的帳戶上。”
張海濱:“這30萬也能掙10多萬元錢,所以第一步就開了好頭,但是沒有朋友的引見,不可能一下做這么大一筆買賣。”
錢是拿到了手里,但回到家里,張海濱卻愁得睡不著覺了。
張海濱的姐夫 鞏傳文:“肉賣了,豬頭,豬爪子,豬腸,下貨這些賣不了。”
張海濱和朋友們一合計,村子周圍有很多供城里人吃農家飯的農莊,自己開一個飯莊來銷售野豬肉不是更好嗎?大伙兒商定起了一個響亮的名字野豬林。
朋友 姜玉臣:“大碗喝酒,大碗吃肉呀,野豬林都是好漢,就坐在一起,這么定下來的名字野豬林。”
張海濱的朋友姜玉臣煮肉很有一套,忙前忙后沒少使勁。姜玉臣是張海濱的初中同學,入伍后學了一手廚師的手藝,轉業回到白山工作,沒事就喜歡在做菜上露一手,和喜歡喝酒的同學張海濱無話不說,張海濱要開飯莊,姜玉臣就把煮肉的絕活拿了出來。
姜玉臣:“把肉放在鍋里,浸20分鐘之后撈出來,炮制作半個小時左右再下鍋,用慢火開始燉,燉大約在三個小時左右,在燉到一個半小時的時候,下上姜,姜去腥味,燉到兩個小時左右的時候,放入蔥,蔥去土腥味。”
顧客2:“肥而不膩,非常有筋道,好吃。”
張海濱的山莊距白山市十幾公里,誰犯得著為了一頓飯跑到他這兒來吃野豬肉?舍不得花錢打廣告,他就打起了朋友這張牌。2005年春節前先請好朋友吃了19桌,媳婦不愿意了。
妻子 王軍:“咱不能瞪眼就往里頭扔錢呀,你說是不,咱家也不是掙好多。”
正碰上人們忙著過春節,好像沒什么效果,張海濱一咬牙,春節過后又請另外一批好朋友吃了20桌。
肉是嘗出來的,這20桌朋友隨后都成了張海濱的義務宣傳員,酒肉朋友的效果顯現出來了。
姜玉臣:“吃那個豬肉,燉那個酸菜那個香呀, 大家伙都認可,認可朋友呢,中午吃好的都說好,就第二天有來的,第二天來朋友又傳朋友,領朋友來。”
張海濱:“也不用什么廣告,也不用電臺,就用這個朋友,用他真實感受通知他們。”
按朋友姜玉臣的煮肉方法,加上朋友們的口碑宣傳,張海濱的野豬林山莊一直紅火到了今天。
顧客3:“俺們特意從通化趕過來的,俺們上次在這里吃完了,這次又帶著朋友過來的。”
左有野豬場,右有以野豬肉為特色的飯店侍候著,無形中就成了一種令人信服的銷售優勢。
姐夫 鞏傳文:“整個白山市養野豬,開飯店的基本上沒有,有的飯莊是賣野豬肉,有的人家對它也產生懷疑。”
記者:“為什么?”
姐夫 鞏傳文:“因為他沒有野豬,沒有實物在那兒看著,咱這個,到咱這個山莊里就可以先參觀,先看看野豬的形象,完了再到飯店里品嘗咱的佳肴。”
顧客4:“太漂亮了。”
張海濱:“看哪個好,緊你們挑,挑好了到野豬林山莊給你殺倒。”
顧客5:“這個豬確實純,你看那個嘴確實尖。”
顧客4:“這個豬毛跟家豬都不一樣,你看那個就不錯,你看這個嘴那么長,過來,拿套子過來,抓那個肥的,抓那個肥的。”
讓顧客感受一下野豬場的氛圍,自己體驗一下套野豬的樂趣,也是張海濱吸引顧客的一個手段。
顧客:“非常好玩,非常刺激,非常過癮。”
現在,讓顧客到山場里挑豬預定后宰殺,已成了張海濱山莊里的一個保留項目,一頭豬大約要賣到2000元,吃不了兜著走,一年僅通過 山莊就要消化掉200多頭雜交野豬。一些買豬的養豬戶也是在首先品嘗了野豬肉的味道后,決定買豬搞養殖的,記者采訪時就遇到了當地上店子村村民張可運前來 買豬。張可運不僅品嘗過張海濱的野豬肉,也常跑過來學習怎么飼養。野豬耐粗飼,和家豬相比,飼養成本差不多,生長速度慢一倍,張可運了解到張海濱一頭野豬 能賺千把元,決定自己也養野豬。
張可運:“我親自到他這里吃過肉的,味道也好。種地的糧食轉化成養豬,這個效益更可觀一點。”
記者:“多少錢買的?”
記者:“拉上車了還怎么談呢?”
張可運:“那怎么沒法談呢。”
最終,張海濱還是給張可運優惠了400元,3頭小豬賣了3500元。想買豬的人無論成交與否,他都會用野豬肉加上好酒款待一番,野豬養得好,再加上酒肉侍候,買豬人也成了新朋友,看來,張海濱這幾年養野豬賺的可不僅僅是錢。
編導:段旭東 攝像:顏志宏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