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21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本期養豬視頻
陳四明:“品種好,現在是國內最好的豬種。”
記者:“其他的地方也有這個豬種嗎?”
陳四明:“其它的地方有,但是在長壽沒有,在長壽它是第一家。”
雖然是拿高價買種豬,當讓陳四明沒想到的是李小紅卻一口回絕了。
李曉宏:“我們不賣,因為拿了你們不好飼養,也不好管理,我要搞我們就聯合起來我們給你指導。”
那么怎樣合作才能讓雙方都有利可圖呢?2006年五月雙方達成了一個合作養豬的協議。
陳四明:“經過雙方協商談成過后,他出面給我全部技術提供,然后豬種由他提供。”
記者:“你得到的好處是什么?”
李曉宏:“我們得到比如手續管理費用。”
李小紅負責給陳四明養的種豬和仔豬提供防疫治病及養殖技術方面的指導,而李曉紅按每頭豬收取十元的管理費,李曉宏向陳四明提供的種豬每頭也能賺到一千多元,陳四明當時在就在李曉紅的養豬場買了二十多頭種豬回家來養,養了多年的豬,自繁的仔豬可以節省400元左右,。
陳四明:“防疫也是公司定期派技術員到這兒來給我指導防疫。”
記者:“多長時間來一次?”
養殖戶:“基本上是一個月來個十幾次。”
現在陳四明養PIC豬已經快兩年了,與以前養本地豬只有一百來元的利潤相比,現在陳四明養這種豬的利潤有了大幅提高
記者:“現在一頭豬能賺多少錢?”
陳四明:“一頭豬大概是150元到200元,整個費用全除了。”
養豬有錢賺,多養多賺,2007年年初,陳四明決定擴大養殖規模,然而此時的他才發現自己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陳四明:“我修豬場投了20到50萬,其余飼料和種豬也花了四五十萬。”
豬場好了,想再進種豬擴大規模,,但買了種豬沒錢買飼料,而買了飼料又沒前種豬,為難之際,陳四明再次找李曉紅幫忙,由于陳四明擴大養殖規模后自己也可以多收取管理費,所以李曉紅決定先把種豬賒銷給陳四明。
陳四明:“我們種豬由公司全部給我們拉來,到時候仔豬賣了,商品豬賣了過后,利潤里還給他們。”
與李曉紅合作養了兩年多的豬,現在陳四明每年可以出欄肥豬兩千多頭,自己也成了當地的養豬大戶。以相同的合作關系,李曉紅如今已發展了十七家養殖大戶,這些大戶每年出欄商品豬都在兩千頭左右。
長壽畜牧局局長張劍:“這個規模化上和標準化這個以后,對我們整個養殖戶是非常好。它充分體現了它的資金優勢,技術優勢,市場優勢。”
大戶養豬的市場優勢在周興成這個養豬場表現得尤為明顯,這個原來搞建筑的老板2006年投資三百多萬元建起了養豬場,由于大養豬場都是喂養的洋五元豬,所以豬一長肥就有肉聯廠的人來上門收購。
周興成:“這個豬好賣,它屬于瘦肉型豬,這個一公斤的話就要比散養戶要多1元錢左右。”
肉聯廠雖然收購養豬場的生豬要比一般散戶養的本地品種的豬一公斤要貴一元多錢,但是在朱云榆經營的這個肉聯廠看來還是一件劃算的事情。養豬場不僅能滿足自己大量的生豬需求,而且養豬場養的洋五元豬瘦肉率高,自己加工也很劃算。
朱云榆:“肥肉現在我們大概就是10元錢一公斤,我們的瘦肉現在可以賣到23元一公斤,它的價差有13元一公斤,給我們帶來的效益要大得多。”
現在長壽區大的養豬場一般都和肉聯廠簽訂了銷售合同,即使養殖量大也不存在銷售困難,所以在當地一些有資金實力的人現在都看準了養豬這個行業。
周興成:“有搞建筑行業的,有在外面做生意的,因為這幾年豬的行情比較好,銷售也比較好,所以大家都愿意回來搞養殖了。”
在長壽,一年能出欄一千頭商品豬的養殖戶已經有一百多家,占當地生豬出欄量的百分之七十左右,養豬業在當地已成了很多有錢人的一種生財之道,現在長壽生豬養殖規模已經達到了七十多萬頭,是我國一百個生豬外調大縣之一。
編導:楊健攝像:孫斌
本文由中央電視臺七套《致富經》欄目提供,詳細內容請登陸央視國際網站CCTV-7《致富經》欄目查詢!
注:CCTV-7《致富經》欄目播出時間:首播:每周一至周五22:02--22:32,重播:每周二至周六13:52—14:22。
財富無處不在,行動成就夢想!《致富經》欄目敬請您的關注!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