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食用百合生長中后期的管理,包括植株調整、肥水管理、遮蔭降溫和病蟲害防治等措施。現介紹如下:
一、植株調整。包括打頂心、摘花蕾、抹珠芽等技術。其目的首先是調整植株內部養分的合理分配,它具有促控雙重意義。“控”,是控制地上莖葉旺長,以免消耗大量的養料;“促”,是促地下鱗莖迅速發育膨大,對提高百合的產量和改善品質都有直接的相關性。其次,植株調整的各項技術要求較高,時效性強,必須善始善終不失時機的環環扣住,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打頂摘心。植株有頂端生長優勢的習性,也就是說植物從根部吸收的無機養料和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機養料首先向頂芽輸送。打頂摘心可控制地上莖葉生長對養料的消耗,從而轉向鱗莖輸送,加速鱗莖的生長發育。打頂摘心的時間約5月中旬、苗高40厘米時為宜,使地上植株控制在45厘米左右,保證植株有一定的生長量和足夠的葉面積。摘心宜擇晴天中午前后進行,有利于傷口的愈合,減少病菌侵入。打頂時對苗勢旺的宜早打多打,對苗弱苗小的可推遲幾天,或只少量摘心葉,以達到生長平衡。
2、摘除花蕾。百合開花結實,會消耗大量的養分,嚴重影響鱗莖的發育,不僅產量降低,而且品質變劣,直接影響到商品性和生產效益。這一措施應在花蕾初現或花序剛形成時進行,用手摘花蕾,也可用剪刀剪。切記摘花時間不宜遲,遲了不僅消耗養料,且因組織老化較難折斷。摘花蕾(或花序)要反復進行多次,才能除凈。
3、抹除珠芽。對生有珠芽的品種(如宜興百合)或不用珠芽繁殖的應及早除芽,以減少養分消耗,促進鱗莖肥大。抹珠芽時應細心,以防碰斷植株和傷及功能葉片。
二、遮蔭降溫。百合生長最適宜的氣溫為15-25℃,高于28℃,生長受到抑制,氣溫持續高于33℃,植株發黃甚至枯死。遮蔭是防高溫的重要舉措。方法是在百合行間適當套種藤蔓類瓜菜,以蔓葉遮蔭。如套種絲瓜、豇豆等作物,5、6月份瓜豆藤蔓上架后,對降低田間氣溫、地溫都有良好效果,這樣能延長百合綠葉期,可增產10%左右。
三、肥水管理。百合生長后期,要嚴格控制氮肥的施用,特別是在打頂以后,氮肥用量過多,則莖葉瘋長,影響鱗莖膨大。打頂后,一般畝施用復合肥30公斤,6月下旬鱗莖膨大轉緩時,可葉面噴施0.2%磷酸二氫鉀加0.3%-0.5%尿素混合液,以延長功能葉的壽命,有利于增加產量。梅雨季節,注意疏通田內外溝系,確保排水暢通,防止因澇漬使植株早枯和鱗莖腐爛。
四、防病治蟲。發現病毒病,應及時拔除病株帶出田外燒毀,并用石灰消毒病穴。對立枯病、葉斑病,可用波爾多液或80%代森錳鋅600-800倍液噴霧,7-10天一次,連噴3-4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