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我國百合的切花生產和消費均增長迅猛,然而種球仍幾乎依賴進口,種球自給成為扼制我國百合切花生產的“瓶頸”,實現百合優質商品種球的國產化已勢在必行。浙江省地貌類型多,利用海拔高度不同的溫度差對球根花卉的種球膨大發育、花芽分化均十分有利。選擇浙江省的山地冷涼地栽培,對百合進行提純復壯和籽球繁育,解決我國長期以來百合種球不能自給難題,對于百合切花產業的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
1、東方百合山地繁育栽培技術
1.1品種
市場暢銷的東方百合主栽品種,主要有西伯利亞(Siberia)、索蚌(Sorbonne)、馬可(Marcopolo)、元帥(Acapulco)、泰伯(Tiber),選用周徑為6-9厘米規格的籽球進行繁育。百合籽球可采用直接進口和自繁。由于近年來荷蘭限制出口籽球,采用覆膜地插和全基質控溫控濕技術進行規模化的鱗片扦插,獲得了大量優質的東方百合籽球。為促發新根和籽球消毒,種前采用殺菌劑與激素混合液浸種。
1.2地塊選擇與準備
為保證百合植株安全越夏,并使全年的生育期最長,需選擇海拔在800―1000米的山地條件。百合忌連作,對土壤鹽分很敏感,故必須選新地種植。種植前深翻30厘米,畦高至少25厘米,畦寬約1.1米,通路50―60厘米。種植前土壤應充分疏松,含水量應為60%左右。百合喜有機肥,每畝應放入充分腐熟的堆肥、牛糞等有機肥2000―3000公斤,為促使籽球迅速發展,增施骨粉、鈣鎂磷肥、過磷酸鈣等含磷鉀肥,百合所需的氮、磷、鉀比例應為5:10:10。
1.3山地種植參數
百合籽球可在春季2―4月定植,也可在9―11月進行秋植,但最忌在春末氣溫升高后移栽種植,否則成活率降低。在籽球供應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宜在秋季下種。2003年在縉云縣大洋鎮山地的定植時間自4月15日至4月28日;2004年在遂昌縣高坪鄉山地的定植時間分別為自3月20日至4月12日。
百合的種植密度隨品種和種球大小等而不同。東方百合6―9厘米規格的籽球,每畝可種植1.5―1.8萬粒,株距8―10厘米,行距20―25厘米。為了防止表土板結,秋季栽種的應在表面覆蓋稻草或泥炭土。百合具肉質的牽引根,種植深度宜稍深為好。一般鱗莖頂端到土面距離為6―12厘米,球大則應適當深植。
1.4山地栽培管理技術
澆水:百合至春暖時分生長迅速,這時視天氣情況決定灌溉次數,以澆灌或噴灌為主,盡可能少用溝灌。澆水宜在早晚進行,夏季高溫時需水量量大,應在早上10:00以前進行,并可結合適當葉面噴水,保證水分供應。
施肥:5―6月追施2―3次餅肥水等稀薄液肥,施氮主要是保證百合生長的中后期植株莖干生長的粗壯,但為了避免氮肥的燒葉現象,應在施氮后用清水洗凈植株。為提高植株莖干的強度,增施1―2次過磷酸鈣、草木灰等磷鉀肥,施肥應遠離莖基部,也可用進口復合肥顆粒劑條施,尤其雨后施用效果為好。夏季高溫停肥,立秋后繼續使用磷鉀肥,并追施硝酸鈣1―2次,以每100平方厘米1公斤硝酸鈣的標準施入,也可以0.2%―0.3%濃度進行噴施。
除草:在種球繁育栽培中耗工量較大,需經常性地溝間除草,并結合中耕進行,及時除去幼草,防止雜草覆蓋;立秋后百合植株已形成郁閉態,盡量不用鏟草,以防損傷根系。
摘花:為保證養分集中供應百合鱗莖發育,需及時摘花處理。摘花需在花苞明顯膨大時摘除,過早、過晚均不宜。注意應在晴天中午前后進行,陰雨天摘花易造成傷口的病菌侵染。
病蟲害防治:由于浙江的高溫多雨天氣,百合植株極易感染灰霉病(Botrytiscineren),為確保百合種球繁育優質高產,必須在雨后及時噴施50%多菌靈600倍液或75%百菌清800倍液防治,并及時除去病葉、病株。
1.5種球的收獲與處理
適時采收:百合種球采收不宜太早(種球有后熟過程),也不能太晚(防止種球受凍)。由于山地自10月下旬開始降溫,通常在10月中下旬開始收球,至11月中旬前結束。采用手工方法采收,先將土壤掘松后起球,注意勿傷鱗莖。
清洗消毒:將百合種球放在平筐中,用清水沖洗附泥及小沙石,使種球表面白凈。將清洗過的種球連箱浸入消毒池中浸泡20分鐘左右,消毒液采用600倍液多菌靈和1000倍液撲海因的效果較好。將種球箱從消毒液取出后,以鼓風機吹干或放置充分瀝干種球表面的水分,然后進行分級包裝。
分級包裝:采用自制的套圈,將種球按照12―14厘米、14―16厘米、16―18厘米以上3個規格進行分級。裝箱時以進口泥炭為基質,或用東北泥炭或碎木屑(須用新鮮木屑)等填充物與種球同置于塑料箱內,并用薄膜包裹保濕。要求水分適中,基質中含水量以40%―45%為宜,太濕則易造成種球在箱中腐爛。包裝規格為:16―18厘米規格200粒/箱,14―16厘米規格300粒/箱,12―14厘米規格400粒/箱。
種球分級包裝后,先在13―15℃條件下預冷處理2周,然后在2℃下放置8周進行低溫打破休眠處理,最后在零下1.5到零下2℃庫中進行長期貯藏。
2、山地百合種球自繁效果
2.1種球品質與葉片數
為及時監控自繁百合種球的品質,我們進行了植株葉片數與種球品質關系的分析研究。以東方百合品種索蚌為例,將同一種植區內的百合植株按葉片數分為15片葉以下、15-17片葉、18-20片葉以及20片葉以上4個組群,并于9月25日,10月11日和11月15日挖取植株,并測量其鱗莖形態指標。
試驗結果表明,隨著葉片數的增加,百合株高及收獲鱗莖的鮮重、周徑均增加顯著。各相隔葉片數組群之間在9月25日無顯著差異,而間隔組群之間都有顯著差異。百合植株的葉片數量與鱗莖周徑、鮮重和百合株高有很大的相關性。如葉片數在18―20以上者,均能收獲周徑16―18厘米的種球。故可通過對葉片數來把握植株地下部生長情況及今后收獲種球的大小,具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2.2山地種球的成球率
利用浙江省山地進行東方百合種球的繁育,經1年培育,獲得的商品球(大于12厘米)成球率可達71.7%,其中大規格種球(16-18厘米以上)的成球率平均達15.4%,可見山地繁育的效果良好。
在浙江省山地栽培,不同品種東方百合的不同規格成球率亦有差異,如索蚌的大規格種球成球率高于西伯利亞。
2.3國產球與進口球養分比較
為了更準確地評價百合自繁種球的品質,在收獲期取樣,測定鱗莖中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中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與進口種球的養分含量進行比較,發現國產球的淀粉含量與進口球相近,品質達到了商品球的要求。國產球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比進口球稍低,但蔗糖含量與進口球相近。蘭州百合的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均較高,其糖分充足,作為食用百合具有較佳的口味。
然而目前,由于采后打破休眠處理和低溫貯藏技術尚未過關,導致在收獲后的種球采后處理和貯藏過程中,養分含量出現大幅度的下降,致使商品種球質量難以保證,切花生產的品質亦受到明顯影響。
2.4國產球與進口球的生產成本比較
據對浙江省山地繁育東方百合種球的生產成本進行了估算,按平均72%的成球率計,則每個百合收獲球的生產性成本為0.33元。即利用自繁籽球的種球生產成本計0.51元/球,而利用進口籽球的種球生產成本為0.91元/球。而目前荷蘭的百合種球生產成本約為0.12―0.15歐元,合人民幣1.2―1.5元,球。故而,百合國產球具有相當低的生產成本和相當強的價格優勢。
3、小結
近幾年的生產實踐表明,采用高山自繁球生產技術,在優化種植參數的基礎上,結合摘花、配方施肥等處理,使生產成本降低,基本建立了東方百合種球國產化繁育的技術體系。然而,諸如種源的國產化問題、種球脫毒技術問題,導致種源的自主性和品質無法保障。浙江山地氣候資源豐富,較適合種球繁育,但因春季雨水過多,夏季高溫多雨,往往導致百合灰霉病發生嚴重,影響種球品質。此外,山地土壤常因砂性較強,保肥能力較差,須合理施肥;因連作或部分連作引起的病毒病,也是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因而,在百合種球的國產化進程中,仍有一系列問題有待于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