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平菇生產過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環境條件不適宜,常易形成畸形菇。生產中應查明畸形菇形成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一、球形或燒瓶形:平菇的菌柄呈球形或燒瓶形,表面不平或扭曲呈波浪狀,菌蓋不能形成,只有很小的一點或有明顯的冰凌狀條紋,這是由病毒感染所致。應用病毒K、病毒A、消菌靈噴霧或涂抹防治。
二、花椰菜形:平菇的子實體原基不斷增大,小柄強烈分杈,形成如同花椰菜的半球狀。這是由于栽培環境中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空氣濕度接近飽和所致。應加強通風,降低二氧化碳濃度和空氣濕度。
三、珊瑚形:平菇的菌柄不長粗或不形成菌蓋而又繼續重復分杈,結果形成珊瑚狀,顏色花白。這是由于二氧化碳濃度過高和光照太弱所致。應加強通風,改善光照條件。
四、豆芽菜形:平菇菌柄細長,菌蓋極小或無菌蓋。這是由于菌蓋在形成時溫度太低且持續時間過長所致。所以在菌蓋形成期,如遇0度左右低溫應設法增溫保暖。
五、粗柄:平菇菌柄粗長,呈水腫狀,菌蓋畸形,很小或無。這是由于平菇子實體分化期遇高溫、光照偏強和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物質代謝受干擾,引起瘋長所致。應通風降溫,改善光照條件。
六、菇體皺縮干枯:平菇生長瘦弱,子實體呈黃白色或淡黃褐色,菇體從頂向下萎縮干枯。這是由于培養缺水或因空氣濕度過低所致。應及時給培養料補水。
七、形狀不規則:平菇的平切原基形成后,不分化形成菌柄和菌蓋,而長成不規則菌塊,后期菌蓋扭曲開裂并露出菌肉。這是由于敵敵畏、速滅殺丁等農藥用量過多所致。應少用或不用農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