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秀珍菇屬于中溫型品種,出菇范圍15~28℃,最適18~22℃,春秋季可自然出菇。由于秀珍菇具有變溫結實特性,在高于出菇溫度范圍環境條件下,通過適當的低溫溫差刺激(10℃以上溫差),可以促進子實體形成。當前生產上,在超過28℃的夏季高溫季節,采取將生理成熟的菌袋置于2~4℃的冷庫中進行冷刺激10~12h,然后移至菇房出菇的方法,進行反季節栽培,這種反季節栽培方法十分適宜于企業、栽培大戶進行規模化、集約化生產,但由于這種反季節栽培方式,除菇房外,還需建造冷庫,菌袋需在菇房與冷庫間來回搬移,不僅所需的投資較大,而且費工費力,生產成本較高。
如果能利用高海拔山區夏季冷涼氣候和晝夜溫差,在自然條件下進行反季節秀珍菇生產,可降低秀珍菇反季節生產的投資和生產成本。因此,研究開發秀珍菇高海拔反季節栽培技術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我們于2004年夏季在海拔1040m的慶元縣荷地鎮荷地村進行秀珍菇反季節栽培試驗,取得了成功,首潮菇于8月初收獲,生物效率達60%。現將秀珍菇高海拔反季節栽培技術初步總結如下。
1選用優質高產菌株秀珍菇不同菌株間的菇形菇質存在較大差異,如有些菌株菇柄短而粗,有些菌株菇蓋偏大、菇柄細長,有些菌株菇質較疏松。栽培時應根據市場要求,選擇菌株,以滿足客商需要。本所選育的新菌株“農秀一號”的菇蓋大小為1~3cm,菇柄長3~5cm、粗1~1.5cm,子實體結實,菌蓋淺灰色、菇柄白色,商品性好,產量高,經試驗適合于高海拔地區栽培。
2栽培季節安排秀珍菇常規栽培季節一般在9月至翌年5月,出菇期集中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下旬和4月下旬至5月間。根據秀珍菇具有中溫出菇、變溫結實的特點,結合高海拔的夏涼、溫差大的氣候特點,經試驗表明高海拔反季節栽培出菇可安排在7~9月,可與低海拔地區出菇季節完全錯開,以達到補淡、優價的目的。栽培袋制作時間應安排在5月。
3裝袋滅菌①配方:棉子殼33%,木屑55%,麩皮5%,玉米粉2%,紅糖1%,碳酸鈣1%,石膏粉1%,石灰2%。高溫期制袋,配料時石灰用量提高到3%,可避免培養料酸化而抑制秀珍菇菌絲生長,并能有效防止雜菌感染。同時培養料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以縮短發菌周期,提高發菌質量。②裝袋滅菌:選用優質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規格為18cm×36cm×0.045cm,塑料套環內徑3.5cm、高3cm。投料量可略少于平原常規季節栽培,每袋裝料量干料500g左右。裝袋時要做到輕裝、輕拿、輕放,采用雙套環封口,通氣性好,有利于發菌;裝袋和搬運過程,應注意防止被沙粒或尖物刺破料袋,以免造成雜菌污染。裝袋結束后應及時進灶滅菌。裝灶時,灶內料袋間應留一定的空隙,使蒸汽能均勻地到達所有料袋,以免形成滅菌死角。采用高壓滅菌法滅菌,要求在1.5kg壓力下保持3h,常壓滅菌應的在灶內溫度達100℃后保持14~16h,滅菌后的料袋要及時移入冷卻室或接種室。
4接種與發菌管理待料溫降至28℃以下時在接種箱(室)中按無菌操作接入栽培種。接種后,置于通風、涼爽的室內發菌,發菌室溫度宜控制在23~25℃。若早期(5月初)接種,高海拔地區氣溫尚低,可采用集中疊放,利用自身產熱提高培養室溫度,必要時采取加溫措施,以滿足秀珍菇菌絲生長所需溫度;發菌培養后期(6月中下旬~7月),若日間氣溫過高(高于30℃),應采取日間關門窗,防止熱空氣侵入培養室,夜間通風降溫的方法,調控培養室溫度,最大限度地滿足秀珍菇菌絲生長和后熟的需要;并及時檢查菌袋溫度,如溫度過高,應及時降低疊放層數和密度以便散熱,防止高溫燒菌。培養室光線以偏暗為宜,防止菌袋上部過早出現原基。菌絲長滿袋后,氣溫25℃左右時,繼續培養20d后進行出菇管理。
5菇棚準備及出菇管理選擇通風條件好的場所作為出菇場所,利用空閑期香菇(花菇)棚作夏季栽培。菌袋進棚出菇前,適當增加棚頂遮陽物的厚度,防止陽光直射入棚內,有條件的引流動山水進棚;高溫期棚頂噴水降溫最大限度地創造陰涼環境,保持菇棚內及周圍環境清潔,棚內地面撒1層石灰。將長滿菌絲并經后熟的菌袋,搬至香菇棚,沿料面割去袋口,墻式疊放于1、2、3層等低層花菇栽培架,采用夜間加大通風,充分利用高海拔晝夜溫差,催蕾出菇;此時應通過噴水、菇棚保濕等措施保持料面濕潤,噴水后應加強通風,注意日間高溫時不宜進行料面噴水。現蕾及子實體生長發育期間,應采取保持地面濕潤,空間噴水等方法保持菇棚內濕度為85%~90%,避免直接向菇體噴水,以免引起死菇。1潮菇結束后清理料面,停水養菌5~7d后,按首潮菇方法,通過噴水、溫差刺激催蕾出菇。
秀珍菇出菇后生長快,達到市場要求的商品標準,及時分批采收,由于夏季氣溫高,采收后應及時進冷庫預冷,并在低溫下貯運上市,以免菇體酸化、黃化,導至菇質下降。采完1潮后及時清理料面,作好轉潮準備,一般可采收5~6潮菇。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