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癥狀主要為害穗部。受害水稻抽穗前,病在穎殼內長成米粒狀子實體,將花蕊包埋在內,殼內子實體從內外穎的合縫延至殼外,形狀不一,外殼漸變黑,同時還有菌絲將小穗纏繞,使小穗不能散開,抽出的病直立圓柱狀,故稱“一柱香”。病穗初淡藍色,后變白色,上生黑色粒狀物,媽病原菌的子座。
病原EphelisoryzaeH.Syd.稱稻柱香菌,屬半知菌亞門真菌。分生孢子座散生,黑色,淺杯形或突出,圓形,大小1-1.5mm,表面生分生孢子層;分生孢子梗分枝,無色,大小57-85×1-1.43(μm);分生孢子頂生,單或群生,無色針形,無隔,直或微彎,大小12-22×1-1.5(μm)。菌絲生長適溫28℃,低于8℃,高于34℃不能生長,孢子在18-30℃間可發芽,26℃最適。孢子抗逆性強。
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病菌以孢子座混入種子中越冬,種子帶菌是發病主要原因。土壤無傳病作用。該病是系統侵染性病害,帶菌種子播種后,病菌從幼芽侵入,造成當年發病。
防治方法(1)加強檢疫,防止帶菌種子進入無病區,從無病區引種。92)無病田留種。(3)種子處理。采用鹽水選種或泥水選種汰除孢子座,或用52-54℃溫湯浸種10分鐘殺死種子上的病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