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為害特點幼蟲沿葉緣為害葉片成不規則缺刻,影響水稻、英白等生長發育。
形態特征成蟲體長16.5mm,翅展41―52mm,翅面暗褐至黑褐色,背面灰黃色;前翅正反面第3、6室各具1大1小的黑色蛇眼狀圓斑,前小后大,后翅反面具2組各3個蛇眼圓斑。卵饅頭形,大小0.8-0.9mm,米黃色,表面有微細網紋,孵化前轉為褐色。幼蟲初孵時2―3mm,淺白色,后體長32mm,老熟幼蟲草綠色,紡錘形,頭部具角狀突起1對,腹末具尾角1對。蛹長約15mm,初綠色,后變灰褐色,腹背隆起呈弓狀。
生活習性浙江、福建年生4―5代,華南5―6代,世代重疊,以蛹或末齡幼蟲在稻田、河邊、溝邊及山間雜草上越冬。成蟲羽化多在6一15時,白天飛舞在花叢或竹園四周,晚間靜伏在雜草叢中,經5―10天補充營養交尾后次日把卵散產在葉背或葉面,產卵期30多天,每雌可產卵96一166粒,初孵幼蟲先吃卵殼,后取食葉緣,3齡后食量大增。老熟幼蟲經1―3天不食不動,便吐絲粘著葉背倒掛半空化蛹。天敵有弄蝶絨繭蜂、螟蛉絨繭蜂、廣大腿蜂及步甲、獵蝽等。
防治方法(1)利用幼蟲假死性,震落后捕殺或放鴨啄食。(2)在2齡幼蟲為害高峰期噴藥防治。用藥種類見菲島毛眼水蠅。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