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日本最近培育出一種用蔥頭和大蒜雜交的新型辛香料植物。這種新作物從外表看酷似大蒜,但其鱗莖卻有著像蔥頭那樣的旋渦狀組織,并同時兼備蔥頭和大蒜兩種辛香料的味道。蔥頭與大蒜雖同屬大蔥科植物,但由于蔥頭中沒有大蒜粘性,兩者為種間隔離的“遠親”植物,因而,此次培育成功的這種植物在世界上尚是首創。淮糯12號原名“淮9702”,由江蘇徐淮地區淮陰農業科學研究所以9516/淮9508,于2002年育成,屬遲熟中粳糯稻品種。適宜蘇中及寧鎮揚丘陵地區中上等肥力條件下搭配種植。
一、產量水平及特征特性。2005-2006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572.7公斤,較對照武育粳3號增產9.4%,兩年增產均極顯著;2007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584.2公斤,較對照增產15.7%。省區試平均結果:每畝有效穗21.7萬,每穗實粒數110.7粒,結實率91.9%,千粒重25.7克。株高98.9厘米,全生育期149天,較對照早熟3-4天。
株型緊湊,長勢較旺,穗型中等,分蘗力較強,葉色深綠,群體整齊度好,后期熟色好,抗倒性強;接種鑒定中抗白葉枯病,抗穗頸瘟,高感紋枯病;2006-2007年田間種植鑒定條紋葉枯病最高穴發病率19.7%(感病對照兩年平均穴發病率70.5%);米質理化指標:據農業部食品質量檢測中心2006年檢測,整精米率74.7%,膠稠度100.0毫米,直鏈淀粉含量1.4%,達到國標優質糯稻標準。
二、栽培技術要點
1、適期播種,培育壯秧:一般在5月上中旬播種,濕潤育秧每畝凈秧板播量20公斤左右,旱育秧每畝凈秧板播量30-35公斤,每畝大田用種量3-3.5公斤。
2、適時移栽,合理密植:6月上中旬移栽,秧齡30天左右,一般每畝栽插2.0萬穴左右,基本苗7萬左右。
3、科學管理肥水:一般每畝施純氮18-20公斤,基蘗肥與穗肥比例以6:4為宜。基肥在整地前施入,穗肥要促保兼顧。水漿管理上,薄水栽秧,淺水分蘗,寸水抽穗揚花,后期干濕交替,每畝總莖蘗數達到20萬時分次適度擱田,高峰苗控制在每畝28萬左右,收獲前5-7天斷水。
4、病蟲草害防治:播前用藥劑浸種預防惡苗病和干尖線蟲病等種傳病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防治灰飛虱、稻薊馬,中后期要綜合防治紋枯病、三化螟、縱卷葉螟、稻飛虱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