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①整地起壟冬水田在水稻收后及時翻耕,耙平田面,筑高田坎,蓄水過冬。開春后一般不再犁耙,但對土壤板結和雜草多的田塊,在栽前半月應犁耙一次。起壟分兩次進行,第一次在栽秧前5~7天進行,按規格拉繩開溝作出粗壟(深腳,爛泥田可提早至栽前7~10天),不宜過早,以免壟面裸露時間長,易滋生雜草,第二次于栽前2~3天,按質量要求進一步加高壟(廂)面,理通溝道,整理成形。冬作田則于小春收后,干耕炕垡數日,于栽前3~4天放水池田,整好田面,待土壤浸實后一次起壟作廂成形。
作壟規格分廂式和埂式。依品種、田的類型和利用方式而定。廂式:一般廂寬60~80厘米,溝寬33~40厘米,溝深27~33厘米。埂式:一般壟寬27~40厘米,溝寬33~44厘米,溝深27~33厘米。大肥田和養魚田適當放大壟,溝面寬度。作壟時田里要保持6~8厘米水層。刨起的泥要依次輕放,不打亂土層,不壓,不抹光壟面。壟頂略呈瓦背形或平頂形均可。插秧后清溝,理壟1~2次,水稻收后不消壟。稍微清溝理壟,冬季繼續利用做到持續免耕。
②施肥半旱式栽培的施肥量與平作田同,其施肥法一般采取重施基肥,早施追肥(氮肥一次施完,底肥占總肥量的70~80%,追肥占20~30%),在第一次作壟前將熟肥、碳酸氫銨和氨水等均勻撒入全田,尿素和速效磷鉀肥在第二次作壟前撒施于頭道平面上。追肥在栽秧后7~10天內施下,對生育期長的品種,中、小苗直插田塊,還應在栽后20天左右看苗酌情補施一次追肥。
③插秧根據不同類型田塊確定栽插秧苗種類,冷、陰,爛、銹田,常易“坐蔸”,最好插7~9葉齡的大苗。(多蘗壯秧),一般冬水田,宜插3.5~5葉中苗或2葉的小苗。廂式每壟上栽4~6行。埂式必須將秧苗栽在埂脊兩側水位線稍下,各栽1行。行距一般為16~20厘米,穴距10~13厘米:小苗秧每穴插雙株,多蘗壯秧的雜交稻和常規中稻每穴6~8個莖蘗,每畝1.6~3萬穴(依土壤類型及地區生態特點而定,云南偏多,四川偏少),12~18萬基本苗(莖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