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要使糧食穩產高產,必須抓好地力建設,地力是農作物高產穩產的基礎。據農科部門測定,水稻生長過程所需要的養分,地力提供70%,施肥只提供30%。農諺有云:“地靠糞養,苗靠糞長”。因此,用地必須養地。冬季是改造低產田,培肥地力的好時機。各地實踐經驗證明,冬季改造低產田要認真抓好四條主要措施:
1、開溝排水,降低地下水位。不少農田由于地下水位高,造成漬水,形成為漬害低產田。這類低產田,主要分布在山區、丘陵區的山坑冷底田、湖洋田、山坑鐵銹水田等。由于地下水位高,土壤水分長期處于飽和狀態,土中氧氣不足,致使水稻根系發育不良,中后期易黑根、早衰。冬季要修復或開挖環山溝、環田溝,隔絕山水、冷泉水、鐵銹水。排水溝寬視水源大小而定,深度應低于田面60厘米以下。
2、及早犁田曬冬。農諺有云:“犁田曬冬,勝過擔糞壅”。犁田曬冬能促進土壤風化,改善土壤理化狀況,提高土壤養分含量,消滅部分越冬蟲源,為早稻增產打好基礎。
3、大積塘泥,大制堆肥。塘泥、堆肥含有機質成分較高,增施塘泥和堆肥,既可改良土質,又可增加土壤有機質,為土壤提供長效性的養分。犁田曬冬后,每畝再施塘泥500―600擔,可提高土壤肥力一級。同時,利用冬閑季節,將稿稈雜物和垃圾泥等加糞水混合堆漚,腐熟后便是很好的優質堆肥。
4、摻沙入泥,客土改良。低產田除粘結田外,還有含沙量過高的沙質淺腳田,對這兩種土壤要各取所長,互補之短,粘土田應根據粘結程度摻沙改良,砂土田則入泥補缺。一般粘土田每畝要入沙600―800擔,沙土田每畝入塘泥或河溝肥泥700―800擔,沙、泥比例達到4∶6為宜。使土壤既有適度的通透性,又有較高的保水保肥能力,為水稻高產穩產創造良好的條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