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的特點和技術要求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是一項利用普通機動彌霧噴粉機把水稻露白種子噴向大田,實現機械化直播的技術。早在1997年慈溪市農機總站的工程技術人員就提出了該項技術的基本思路和完整的技術路線,并在2002年10月通過課題專家組評審,專家組一致認為該項技術具有如下幾個特點:1、省工節本。利用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一人一機一天可播50畝,比其他水稻栽植機械效率高出許多,且減少了水稻育秧、移栽環節,可大大降低農民勞動強度和用工成本。而且該項技術只需一臺普通機動彌霧噴粉機,價格僅在500―600元之間,相對于其他栽植機械(插秧機、拋秧機、直播機),不僅投入成本低,而且使用效率高,可一機多用,減少了機具被擱置、閑置時間甚至棄之不用的可能。2、增產增效。通過幾年的試驗表明,采用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與傳統種植方式相比,由于采用直播技術的水稻分蘗力強,有效分蘗穗比常規稻多出許多,從而提高了產量,一般每畝可增產10%左右。3、操作簡單。另外,使用該項技術操作非常簡單,與噴灑農藥沒有多少差異,只需把機動彌霧噴粉機調整到噴粉狀態,行進時控制好行走速度、噴灑高度與噴口擺幅,轉彎或掉頭時關閉排種開關。這樣就能保證噴播的均勻度,不重播、不漏播。機械噴直播相對于手直播更容易掌握,且噴灑均勻。技術要求1、用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必須以抗倒伏的水稻良種、高效的有選擇性的除草劑、性能良好的谷物收獲機械作為技術支撐。2、該項技術一般只適宜于單季晚稻的播種,對于連作早、晚稻由于時間和氣候方面的因素,錯過作物生長期,而影響水稻產量。3、該項技術應與水稻栽插農藝要求相配套。如應做好田塊整理、施肥、選育良種、適時播種、化學除草、雀害、病蟲害防治、經常擱田以及一系列田間管理工作。播種一般在6月上旬至中旬為宜,每畝播種量在2―2.5公斤之間。因單季晚稻的田塊多數無前作,田間雜草比較多,如何控制草害就尤為重要。經常擱田,可有效控制水稻分蘗,防止無效分蘗過多,并可降低田間濕度,防止蟲害發生,從而提高水稻產量。
二、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的應用現狀目前,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的三項技術支撐已經完備,且慈溪是一個單季晚稻種植區,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在慈溪的推廣條件已經成熟,慈溪市農機總站為了盡快把這項技術轉化為生產力,穩定慈溪市糧食種植面積,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做了大量的宣傳和引導工作。通過召開現場會、技術培訓、印發宣傳資料、出臺補助政策、進行技術交流等多種形式,經過幾年的試驗推廣,今年慈溪市水稻噴直播達到1000余畝,但離今年慈溪市的單季晚稻種植面積10萬畝還有很大差距,只占總面積的1%。應該說,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推廣應用的前景是廣闊的,但客觀上存在的問題也值得我們深思。
三、水稻機械化噴直播技術推廣的制約因素1、人的思想因素。普通農民對于傳統的水稻移栽方式已經習慣,人們一般不愿意打破一些約定俗成的東西,而且現在的糧農年齡結構普遍偏大,接受新事物、新技術的能力相對較差,再加上糧農對“蟲害、草害、雀害”三害的擔憂,而使該項技術關閉在糧農的心門之外。盡管該項技術很適合種糧大戶使用,但并不是所有的大戶都使用了該項技術,原因就是人的思想觀念。另外,鎮級農機、農技人員思想認識不到位,配合不夠默契,甚至相互扯皮,使糧田雜草叢生,或者播種密度過大,影響了糧食產量,使水稻噴直播技術沒有發揮應有的優勢和作用,從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項技術的推廣。2、農業經營方式的因素。現在的農業主要以一家一戶的分散經營為主,農民一般只有幾分口糧田(僅以糊口),一戶農戶多的2、3畝,少的幾分。雖然人們能夠對該項技術已能接受,也購買得起一臺機動噴霧機,或者也愿意使用該項技術,但因田塊小,水稻噴直播的功效并不明顯。再加上農機服務組織不健全,農機服務組織還沒有緊緊跟上步伐,拓寬此項農機服務項目,一些散戶本身對此項技術缺乏了解,這就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水稻機噴播技術的推廣和應用。3、宣傳力度和宣傳方法的因素。一直以來我們通過多種媒體和宣傳渠道對該項技術進行宣傳和技術培訓,但宣傳和培訓的對象主要是針對種糧大戶,這本無可厚非,也無什么不可,該項技術確是最適合種糧大戶采用,但殊不知,種糧大戶畢竟還只是少數,所能種植的面積也不是太多,目前全市能算得上種糧大戶(100畝以上)的也只有40幾戶,面積也不超過5000畝。在總量相對較低的情況下,要達到較大的推廣面積是不現實的,更何況還有這樣和那樣的原因,種糧大戶未能全部采用或者雖然采用了但因雀害、草害的影響未能成活,而減少了噴直播面積。而懂得使用該項技術的種糧大戶因無精力對附近的散戶進行指導或提供作業服務,而使該項技術不能在全市范圍內進一步應用推廣。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