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形態特征具根莖,稈匍匐地面,質硬、平滑無毛、直徑0.2~0.3厘米。節間長5~10厘米,節上生根。葉鞘松弛,壓扁,背部具脊,僅邊緣的上部被纖毛,葉舌薄膜質,長0.1~0.2厘米。葉片平展,線形,較薄而柔軟,長3~15厘米,寬0.2~0.7厘米。總狀花序兩枚,指狀排列,長2~6厘米,多內卷,穗軸寬0.1~0.2厘米,邊緣稍呈波狀而微粗糙。小穗呈兩行排列于穗軸之一側,橢圓形,長約0.3厘米,頂端尖,第一穎缺或微小,第二穎與第一小花外稃等長,兩者均具3脈。第二小花外稃橢圓形,平凸狀,長約0.3厘米,先端具稀細毛。穎果淺褐色,長橢圓形,長約0.2~0.3厘米。
生物學特性(1)休眠與萌發種子雙穗雀稗雖能大量開花結實,但絕大多數種子不充實,僅有部分較飽滿,休眠期長,出苗率低。分枝繁殖雙穗雀稗地上地下的莖上均有節,上下節上均可產生芽,發育成新株。以地下莖上的芽越冬,出芽開始時間為3月下旬至4月中旬,發生深度較淺,濕度高時,發芽深度在1厘米左右;濕度較低時,出芽深度可達2~3厘米。出芽后莖在地表及淺土中匍匐生長,由節生根,分枝繁殖,莖切斷后,節上很快生根,再生力極強。(2)營養生長雙穗雀稗適應性極強,耐旱、耐濕、耐遮陰,田埂、溝邊、旱田、水田都能生長。侵入稻田后,可依附水稻生長,直立莖長可達1米以上,超過水稻高度。4~8月為旺盛生長期。(3)開花結實雙穗雀稗花期較長,從6月下旬直至10月,但結實較少。
分布與危害雙穗雀稗分布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喜濕潤,耐干旱,在溝邊、田邊及低濕旱田均有危害。近年來,隨著稻田輕型、高產技術措施的推廣,稻田免耕及干濕的田間管理,一些地區已逐步由田邊向稻田田間發展,危害日趨嚴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