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基本思路。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為基礎,科學用藥為重點,物理機械及生物防治為輔助,本著生態、經濟、環保的觀點,大力推行適應無公害栽培管理的防治技術。采取以推廣抗病品種為中心,及時處理病草、病種,加強肥水管理和適時噴藥保護及養貓防鼠與利用天敵防蟲的綜合防治措施。
加強植物檢疫,防止危險性病蟲雜草傳入。在確保危險性病蟲雜草不傳入的前提下,積極引進推廣抗病優質高產的良種。
選用優質高產抗病的良種。因地制宜、大力推廣優質高產抗病的適宜良種,采用引進選育、提純復壯等方法,逐漸替換喪失抗病能力的品種。
栽培防病。培育壯秧,適時早栽。采取稀植淺插、規范化條栽、苗夠曬田等措施,促進水稻健壯生長,增強抗逆性。
合理施肥,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多施有機肥,配合施用磷鉀肥;科學用水。采取生長前期淺水勤灌,分蘗末期適時排水曬田,后期千千濕濕的管理方法。瘦田輕曬,肥田重曬,苗瘦輕曬,苗肥重曬,后期脫水過早,田面龜裂影響稻株生長,加重發病。冷浸田要開好排水溝渠,迂回水道,提高水溫。
及時翻犁曬田,降低蟲源基數。隨著免耕技術的推廣,為稻螟蟲、稻飛虱的安全越冬創造了極好的場所,應及時翻犁曬田、鏟除田邊溝邊雜草,改變害蟲生存環境,降低蟲源基數。
處理病稻草。對病田稻草,尤其是重病田的稻草應另行堆放,盡早處理。不用病草蓋房、搭棚、捆秧。用病草墊欄的,需充分腐熟后才能施肥。
種子消毒。選用10%浸種靈乳油2ml兌水10千克浸稻種6千克,浸泡72小時后撈出催芽播種,可預防惡苗病、干尖線蟲病、白葉枯病。選用25%施保克乳油5ml兌水15千克浸種10千克,浸泡72小時撈出不清洗直接催芽播種,可預防稻瘟病、惡苗病。
藥劑防治。稻瘟病。抓好秧田苗、葉瘟,本田葉瘟,中后期穗瘟的防治。防治苗稻瘟或葉稻瘟,要及時調查,發現中心病株即拔除,噴藥保護,防止蔓延;苗期和分蘗期發現急性型病斑陸續出現時,應立即防治一次,如未停止發展,須5―7天再治一次;防治穗頸瘟,著重保護抽穗期,如孕穗末期葉瘟繼續發展,或葉耳、葉舌發病變褐時,抓住孕穗末期和齊穗期各噴藥一次,若后期氣候仍適于病害發生,還需在乳熟期再用.藥一次,目前使用的藥劑有:75%三環唑、40%富士1號(稻瘟靈)、70%甲基硫菌靈等。稻螟蟲。苗期防治在卵塊孵化始盛期用藥;防治白穗在破口期用藥,常用農藥為:巴丹、殺蟲雙、殺蟲單、特殺螟、螟虱――次凈等,均采用噴霧防治。稻曲病。在水稻始穗期前7天至始穗期用藥噴霧,常用農藥有多菌靈、三唑酮、井岡霉素等。稻白葉枯病。感病品種、常發區秧苗三葉期防病;本田對有零星發病中心的田塊及時噴藥封鎖發病中心或全田防治,常用農藥為腎卜枯寧、農用鏈霉素。稻飛虱2―3齡若蟲盛發期蟲口,密度達1:000頭/百叢時噴藥防治,常用農藥有吡蟲啉、功夫、敵殺死、速殺、賽八仙、螟虱一次凈等。
其它防治措施。施好“送嫁藥”。水稻移栽前一星期用預防葉瘟及防治螟蟲的農藥噴霧,有利于減少秧田病蟲帶入大田,達到治早治小的目的。化學除草。秧田除草:旱育秧田可在播種覆土澆透水后,畝用50%丁草胺100―1.50m1或旱秧靈、施田補每袋兌水15千克噴墑面;薄膜秧或濕潤秧田,播種覆土后可選用旱育秧田的除草方法,若前期未采用,可到二葉一心時用禾大壯或龍殺或快殺稗拌尿素或泥沙防除。大田除草,若往年草害特別大的田塊可在栽插結束后先用寸―草胺防除―――次,移栽后7―10天結合追施分蘗肥選用丁草胺、撲草凈、果爾、新得力、稻草一次凈、田毛等任一種再防除一次;一般田塊則只采用后種方法防除即可。養貓控鼠,藥物滅鼠保苗保糧。大力發展家庭養貓防鼠,減少鼠往返遷入農田的數量,減輕稻谷損失:同時根據植保站農田鼠情監測點的預報,在鼠害發生高峰期:選用萬分之五的敵鼠鈉鹽或0。5%溴敵隆餌料進行統一滅鼠,特別應抓好水稻播種期及孕穗期、抽穗至成熟期的防治。物理機械與生物防治相輔助。采用頻振式殺蟲燈進行稻田害蟲誘殺。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