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田間具體表現癥狀為:一是受凍秧苗黃化,嚴重甚至達到80%。病株首先心葉卷起、呈污綠色,病苗易拔起,拔起后可見根尖部甚至整個根系呈水漬狀壞死。二是秧苗素質差,個體矮小。據田間調查,渝西地區目前5葉左右秧齡的秧苗,較常年減少1個分蘗,且植株較正常秧苗矮小。若出現以上癥狀,應及時采取措施,減小低溫凍害對水稻生產的影響。各地農技部門也務必要加強檢查,分類進行技術指導,搞好服務,確保水稻滿栽滿插。
(一)做好秧田保溫防寒工作。特別是3葉以下的小苗、弱苗正處于“斷奶期”,及時加蓋薄膜保溫防寒。濕潤育秧應及時灌水淹沒床面,發現死苗的秧田應每天灌一次“跑馬水”,并及時排出,采用小水勤灌,沖淡毒物。待水稻秧苗新根發好后,再排干水進入濕潤管理階段;旱育秧苗床要盡量澆足水分,提高苗床與空氣濕度,緩解死苗現象。
(二)增施熱性肥料。每畝秧田可施15—20公斤草木灰,可提高地溫,防止低溫爛秧。有條件的農戶,可以也可用0.5%尿素+0.2%磷酸二氫鉀溶液進行秧苗根外追肥,還可增施硫酸亞鐵、硫酸鋅等微肥,增加秧苗葉綠素含量,增強光合作用。
(三)預防后期立枯死苗的情況。隨著氣溫上升,旱育秧床極易出現青枯、立枯病等病害,要及時選用65%敵克松300~500倍液、3%廣枯靈水劑300-500倍液、立枯凈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藥液,輔以葉面肥,進行均勻噴霧搶救,可緩解病害,提高秧苗素質。
(四)及時補種和調劑秧苗。對爛秧死苗嚴重的地區,若有水源保證,應組織農戶開展生產自救,互相調劑秧苗,保證水稻滿栽滿插。若無法調劑,則應該及時利用救災種子補種。補種時一定要咨詢當地種子管理部門,選擇適宜品種。高海拔地區補種時應選擇生育期與汕優63相當或略短的品種等,慎用對高溫敏感的品種。低海拔地區可適當推遲播期,在5月20—30號播種為宜,可選擇豐產、穩產性均好的雜交稻品種如輻優802、Q優6號、Ⅱ優416等,補種時實行溫水浸種、催芽播種,爭取早出苗,培育多蘗壯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