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新春14號(98-16)春小麥是新疆農科院核生所育成的集高產、優質、多抗于一體的超高產春小麥品種,2004年2月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4~2005年在我州種植,2005年在我州溫泉縣種植0.8萬公頃,平均單產7500kg/公頃,高的地塊達到9300kg/公頃,個別地塊達到10500kg/公頃,是新疆近幾年春小麥產量水平較高的品種。
1品種特征特性
新春14號小麥屬春性,生育期100天左右。株高80cm左右,葉片小而上沖,稈極硬,抗倒伏能力強。穗長9~10cm,中等大小,小穗數16~18個,中部小穗結實3~4個,全穗結實38~42粒,千粒重40g,容重800g/L。籽粒白色,粗蛋白含量13.5%,屬中筋優質小麥。高抗白粉病、條銹病,耐干熱風能力中等,落粒性中。喜冷涼,病蟲害少,宜在水肥條件較好的地區種植。
2高產栽培技術
2.1選地整地,施足基肥新春14號為超高產品種,中等偏上肥力條件下易獲得高產。因此,一般應選擇土壤有機質1%以上,堿解氮70mg/kg以上,速效磷8mg/kg以上,速效鉀200mg/kg以上,土地平整,土層深厚,水源保證,排灌方便的地塊種植。前茬作物以苜蓿、豆類、油葵、油菜為宜。一般每公頃施有機肥20000kg,尿素75~120kg,磷酸二銨225~270kg,硫酸鉀75kg作基肥于秋翻或春季整地時全耕層一次性施入,翻埋深度25~30cm。整地質量要求達到“松、碎、凈、平、齊、墑六字標準。
2.2播前化除,種子處理新疆麥田雜草主要為野燕麥。防治措施,在秋季整地或播種前每公頃用40%野燕麥畏乳液3300~3450ml,對水270~300kg,均勻噴撒地表,隨即切耙兩遍,深度8~10cm;如果是春季播種前化除,用藥量可適當減少。切耙后晾24~48h后方可播種。播種用的新春14號麥種凈度要達到98%以上,發芽率達到85%以上,純度達到98%以上。為防治小麥黑穗病,播種前每100kg麥種用40%拌種霜150g進行干拌,也可采用種子包衣,按藥種比1∶80進行包衣處理,起到防蟲、防病、壯苗的作用。
2.3適期早播,保證密度開春后,機械能進地即可播種,在適墑情況下,播期越早越好,最好頂凌播種,為后期穗大粒多創造條件。新春14號稈硬、抗倒,宜密植,以群體爭高產,必須保證足夠密度。為此播種量375~450kg/公頃,保苗750萬株/公頃。播種時每公頃帶磷酸二銨75~105kg作種肥,條施深度8~10cm,注意種肥與種子錯行條播。播種完成后立即根據地形每40~50m修一條毛渠,為后期灌溉作準備。
2.4保證水肥,合理化控新春14號為高水肥品種,在二葉一心時及時灌頭水,每公頃灌水量975~1050立方米。結合頭水每公頃追施尿素300~375kg/公頃。頭水后10~15d及時灌二水(拔節水),灌水量1125~1200立方米/公頃。結合拔節水,對長勢差的地塊再追施尿素75kg/公頃,防止脫肥。適當控制第三水,以防倒伏。澆好第四水,防止穗期干旱,造成減產。新春14號植株較矮,易發草害,因而要合理化控除草:于拔節前每公頃用20%二甲四氯水劑1.5~2.25kg,或0.75~0.9kg的2.4-D丁酯加水450kg噴施除去灰藜、野燕麥等雜草。
2.5防治病害,適時收獲新春14號高產麥田密度較大,遇到降水,易發銹病,可在抽穗期每公頃用0.6kg粉銹寧對水噴施,連續防治2~3次,可控制病情蔓延。該品種落粒性中偏松,要及時機械收獲,虎口奪糧,成熟一片收獲一片,保證豐產豐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