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新品種煙農18(原代號煙D27)是煙臺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以中144/寨5241的高代品系為母本、以小黑麥遺8為父本雜交選擇選育而成。
特征特性該品種長方大穗、長芒,株高87cm,具蠟被,繼承了親本抗旱能力強的特征。籽粒白色,千粒重45g左右,容重為810g/L左右,加工品質優良。1999年經農業部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分析,粗蛋白(干基)含量10.08%,容重828g/L,濕面筋21.0%,干面筋6.8%,沉降值18.7ml,吸水量58.40ml/100g,形成時間1.5min,穩定時間5.2min,符合優質弱筋小麥標準,是制作餅干、糕點的優質原料。抗白粉病、抗三銹,耐根腐。
1996年,山東省旱地預試,平均畝產369.98kg,較對照魯麥17增產12.22%,居首位;1997、1956年參加山東省旱地區試,2年平均畝產401.56kg,較對照魯麥19增產21.11%,居首位;1998年同時參加省旱地生產試驗,平均畝產418.36kg,較對照魯麥21增產1.88%,居首位;1998、1999年黃淮旱地區試中,煙農18兩年平均畝產314.1kg,較對照晉麥47增產1.4%,居首位。特別是在嚴重干旱的1999年,該品種在黃淮海旱地區試中,除河北省外,山西、陜西、河南、山東、甘肅均居首位,6省17點平均較對照晉麥47增產5.3%,增產顯著。
培育者煙臺市農科院小麥研究所
地區及技術1.增施磷肥,施足底肥:一般旱地地力較差,應結合培肥地力撒施大量土雜肥。底肥要求畝施土雜肥3000kg左右,磷酸二銨30kg,尿素10kg,在施足底肥條件下,春季一般不再追肥,到拔節中、后期,麥田內若有缺肥現象,應抓住雨前有利時機,追施5kg尿素。2.適期、適量、足墑播種:盡管本品種為抗旱品種,但播種必須要有良好的墑情;在10月1日前后播種的,畝播量為10萬~15萬基本苗,播期推遲,播量應適當加大。3.本品種抗旱能力強,整個生育期中都可不澆水,因此該品種在澆不上水或勉強能澆上一遍水的地方均可種植。翌年春天,應做好鎮壓把糖、中耕松士等增溫保墑工作,促進小麥根系發育。4.及時防治病蟲害,該品種易受蚜蟲危害,因此發現蚜蟲要及早防治。另外,在旱肥地種植若冬前群體較大,需在返青期噴施一遍矮壯素,控制其生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