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基本情況】巴春7號是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農業科學研究所根據巴音郭楞蒙自治州及新疆部分地區的自然氣候條件,以74-16為母本、波塔姆為父本進行有性雜交,經多年系譜法選育而成的春小麥新品種。經多年抗性試驗及產量和品質鑒定,該品種具有抗旱、耐癖、耐干熱風、特早熟、高產優質等特點。
【特征特性】植物學特性幼苗直立,株型緊湊,前、中期生長迅速,分蘗較多,公頃穗數714.45~756.60萬。春性,出苗至成熟期的生育日數為90d左右,生育期耐瘠薄、耐鹽堿能力很強。矮稈,抗倒伏,平均株高80.6cm。穗長方形,長芒,穎殼紅色,主穗長8.lcm,結實小穗11.8~13.9個,主穗粒數25.2~31.10籽粒卵形,白色,半角質。千粒重39.5~44.3g,容重810.Og/L左右?谒删o適度,易收獲。
巴春7號2月底至3月初播種,6月23日左右成熟,生育期9Od左右,較對照墨巴65早熟7~l0d,較巴春5號、新春6號早熟4~5d。巴春7號7月上、中旬夏播,10月10日前后成熟。據了解,巴春7號是全疆夏播唯一能正常成熟且產量較高的春小麥品種。
0kg。在大田試驗中,較對照新春6號、墨巴65、巳春5號等品種增產10%以上。在春小麥品種(系〉夏播試驗中,巴春7號4344kg/hm2,波塔姆和墨巴65分別為3153kg/hm2和2439kg/hm2。
在干熱氣候條件下,即使是夏播出苗后的干熱氣候,也能正常發育。又由于春播90d左右成熟,較其它品種早,在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干熱和干熱風對籽粒灌漿與成熟的影響,因而千粒重和產量較穩定,年際間變幅小。
通過多年多點試驗,巴春7號在鹽堿較重的中下等地種植,鹽堿災害面積明顯減少,且凡能出苗者,生育期中因鹽堿害而死亡的很少。
【培育者】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農二師農科所
【地區及技術】頭年10月底至11月初用機耕犁整地,做到不重耕、不漏耕、不留地頭死角。整地質量要求達到深、凈、細、實、平,耕深為30~4Ocm,地表不留秸稈、殘茬,土壤細碎,無坷垃,上虛下實,有利于播種、出苗和保水。
巴春7號一般秋季結合耕地施基肥,總施純氮210~255kg/hm2,P20575~90kg/hm2,N、P比例為2.5:1。有條件地區可在耕前施有機肥1~1.5萬kg/hm2。春季可根據苗情酌施追肥,還可在抽穗期進行根外追肥,使籽大粒多。
巴州地區春旱較嚴重,為了充分利用秋灌的有效土壤水分,當日平均氣溫達到0℃、地表化凍5cm左右時及早播種,有利于壯苗形成,較早搭好豐產架子。
在一定限度范圍內,株數愈多愈容易形成高產。巳春7號播種量為660~750萬粒/hm2,基本苗為570~630萬株/hm2,最高總莖數1200~1500萬/hm2,穗數690~750萬/hm2。
巴春7號為特早熟類型,生青期較短,前、中期生長發育快,水肥等措施要相應提早,全生育期一般灌水4次,各次澆水時間分別在二葉期、分蘗期至生理拔節前、孕穗期及籽粒灌漿初至中期。
在封壟前的4~5葉期及時中耕除草。用75%的2,4-D酯0.75~0.90kg/hm2,兌水125~150kg或二甲四氯噴霧消除雙子葉雜草。同時,根據當地病蟲害發生及危害情況進行綜合防治。在生理拔節至物候拔節期噴灑矮壯素2.25kg/hm2左右。
巴春7號適宜在巴州和北疆麥區以及其它生態條件相似的春麥區種植。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