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壟作栽培就是將小麥像花生一樣種在壟上,而施肥和澆水則在壟溝內進行的一種全新的小麥栽培技術。應用該技術與小麥平作相比具有節水、增加透光率、降低田間濕度等效果,小麥紋枯病、白粉病等常見病害發生率下降,基部節間縮短3~5厘米,株高降低5~7厘米,可顯著提高小麥抗倒能力,充分發揮邊行優勢,也為玉米套種提供了便利。栽培關鍵技術如下:
(一)選擇適宜的地塊選擇水澆條件及地力基礎較好的地塊,特別是土壤耕性良好的地塊。多年的試驗示范證明,越是土壤肥力高的地塊,越能發揮壟作栽培的優勢。
(二)精細整地,施足基肥耕前應施足基肥,每畝施3000公斤左右優質有機肥、30~40公斤左右的三元素(15—15—15)復合肥和1公斤鋅肥。耕前先將基肥撒于地表,再深耕20~25厘米,將基肥耕翻入土,并耙細、耙透、耙平,不留明暗坷垃,以便機械起壟。
(三)選擇適宜的品種起壟栽培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小麥邊行優勢的增產作用,且通風透光良好,降低了發病機會,個體與群體關系協調,利于穗大、粒多、粒重。因此應選用分蘗力強、成穗率高、增產潛力大的多穗型小麥良種,如濟麥19、煙農19、濟麥20、濟麥21等,不宜用分蘗成穗率低的大穗型品種。
(四)適時適量足墑播種,提高播種質量我省小麥適播期為國慶節前后,播種采用2BFL—3型小麥起壟播種機,由12馬力的拖拉機牽引進行。根據需要調好壟寬、播量、播深和種肥用量,起壟、播種一次完成。起壟寬70~80厘米,高16~18厘米,壟上種2~3行小麥。每畝播量控制在8~l0公斤,播深 4~5厘米。
(五)精細管理壟作小麥冬前一般不追肥,遇旱可順溝澆小水,不可大水漫灌,以防壟土板結,以后每次澆水都應如此。為防止凍害發生,立冬至小雪應澆足越冬水.拔節前在溝底開溝每畝施20~25公斤尿素,并澆好拔節水。追肥應集中條施于壟溝內,以減少肥料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小麥孕穗、開花、灌漿期如出現旱情應及時澆水。五月中旬根據測報及病蟲發生情況及時開展病蟲害防治。
(六)適時收獲小麥蠟熟末期收獲,不僅不減產,還會明顯提高籽粒品質。采用機收時,對套種玉米的麥田,機械在壟上行走,以保護壟底套種的玉米;對麥后直播玉米的麥田,機械應在壟底行走,以便將玉米播于壟頂,防止芽澇。粉碎的小麥秸稈留置溝內,利于保墑防草,并為培肥地力提供了充足的有機養料。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