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小麥條銹病是世界小麥生產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尤其在高緯度或高海拔的冷涼地區為害嚴重。病害流行時,受害小麥可減產30%以上,甚至絕收。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條銹病流行區,主要發生在河北、河南、陜西、山東、山西、甘肅、四川、湖北、云南、青海、新疆等地,小麥條銹病給我國小麥生產造成了巨大損失。
小麥條銹病主要發生在葉片上,其次是葉鞘和莖稈,穗部、穎殼及芒上也有發生。苗期染病,幼苗葉片上產生多層輪狀排列的鮮黃色夏孢子堆。成株葉片初發病時夏孢子堆為小長條狀,鮮黃色,橢圓形,與葉脈平行,且排列成行,像縫紉機軋過的針腳一樣,呈虛線狀,后期表皮破裂,出現銹被色粉狀物;小麥近成熟時,葉鞘上出現圓形至卵圓形黑褐色夏孢子堆,散出鮮黃色粉末,即夏孢子。
據全國農技推廣服務中心防治處處長朱恩林介紹,這種病是氣傳病害,必須采取以種植抗病品種為主,藥劑防治和栽培措施為輔的綜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地控制其為害:選用抗病品種,做到抗源布局合理及品種定期輪換,避免品種單一化,并注意定期輪換,防止抗性喪失。
同時,注意適期播種,適當晚插,不要過早,可減輕秋苗期條銹病發生。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機肥,增施磷鉀肥,搞好氮磷鉀合理搭配,增強小麥抗病力。我國先后使用對銹病有效的殺菌劑有敵鈉酸、敵銹鈉、氟鋇制劑、氨基碘酸鈣、氟硅脲、萎銹靈、滅菌丹、代森鋅等。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