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玉米絲黑穗病俗名火煙苞、烏米、灰苞等,是玉米生產上的常見病害。隨著雜交玉米的推廣和種子的大量調運,本病逐漸擴展,在某些地區,已成為危害性嚴重的病害。如云南省麻栗坡縣董干鎮2003年連片發病面積近3000畝,發病株率一般為20%~30%,嚴重的達40%~50%。
一、發病癥狀
該病主要危害玉米的雌穗和雄穗,一旦發病,通常全株無一實粒。有病雌穗除苞葉不受感染外,全部果穗變成一團黑粉,而外觀完好,不易識別。雌穗染病較健穗短,下部膨大頂部較尖,沒有花絲殘跡,有時苞葉裂開,露出黑色粉末。當黑粉飛散以后,顯出黑色絲狀的維管束殘余。雄穗染病的整個花序被破壞變黑;有的花器變形增生,穎片增多、延長;有的部分花序被害,雄花變成黑粉。
二、防治措施
1.因地制宜選用抗病雜交種。如目前大面積推廣的掖單13號、海禾1號等品種具有較強的抗性。
2.適當遲播,調整播期,提高播種質量。土壤干燥地區,可在播種前灌溉、澆水和浸種,促使種子早萌芽出土,縮短最易受侵染的時期;或適當推遲播期,等播種地塊下透雨后實行“三潮”搶濕播種,保證發芽出苗迅速。
3.重病地塊實行3年以上輪作,減少土中病菌。許多品種(組合)在苗期癥狀明顯,應經常檢查,發現病株后應及早拔除深埋或曬干燒毀;或者黑粉形成尚未飛散之前拔除病株深埋處理,減少土壤病菌。
4.種子播前藥劑處理。用根保種衣劑包衣,玉米播前按藥劑種子1∶40進行種子包衣或用10%烯唑醇乳油20克濕拌玉米種100公斤,堆悶24小時,防治玉米絲黑穗病,防效優于三唑酮。也可用40%拌種雙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7%拌種或用12.5%的速保利可濕性粉劑按用種子量的0.2%拌種,采用此法需先噴清水把種子濕潤,然后與藥粉拌勻后晾干即播種。或用0.7%的5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0.2%的50%福美雙可濕性粉劑拌種。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