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如何做好大白菜的保鮮貯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食品與工程學院教授劉興華提醒農民朋友:大白菜的貯藏方式很多,應根據當地氣候、設備條件和貯藏期限來決定貯藏方式。堆藏白菜收獲后經過處理,在背陰處堆碼成單行或雙行菜垛。如果采用雙行菜垛,兩垛菜根向里,菜頭向外,垛下部留有一定的距離,垛頂部合攏在一起,側面呈“人”字形,天冷時可用菜將兩頭堵死,垛上增加覆蓋物防凍。埋藏又名溝藏,“死窖”貯藏。方法是:順南北方向挖寬1.0~1.5米,深約1棵白菜的高度,長度不限的溝,將挖出的土放在坑沿四周,筑成寬50厘米的高幫,其厚度與坑深相等(以最冷時期不凍透為原則)。窖藏和通風庫貯藏1.垛貯。是北方各地廣泛采用的方式。大白菜在通風庫或窖內碼成數列高約2米,寬1~2棵白菜長的條形垛,垛間留有一定距離以便通風和管理。碼垛方式各地不同,東北多為實心垛,葉球或根相對排列,根據氣溫與庫溫的高低而異。入庫初期以根相對排列為好,有利于通風降溫排濕;入冬后改為葉球相對排列,有利保溫防寒。2.架貯。架貯是將大白菜擺放在分層的菜架上,菜架有兩排固定的架柱,間隔1~2米,在架柱之間設立若干層固定或活動的橫桿,每層間距20~25厘米,在同層的兩排橫桿上平架幾對活動架桿,每對架桿上放1~2層菜。架貯菜在每層間都有一定空隙,從而提高了菜體周圍的通風散熱效果。架貯損耗低,貯期長,倒菜次數少。3.筐貯。筐貯法是用直徑50厘米,高30厘米的條筐裝大白菜,菜筐在庫內碼成5~7層高的垛,垛間留適當通風道,也能起到架貯的作用。窖藏和通風庫貯藏的管理以放風和倒菜為主。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