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陜春白1號大白菜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于1996年用95S12高代自交不親和系與95S30高代自交系配制的早熟一代雜交品種。2001年通過陜西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同時被列為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轉化示范品種。結合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專項課題“西部地區無公害蔬菜生產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范”和該品種轉化項目的研究,作者特總結了該品種的無公害栽培技術。
1品種特性
陜春白1號具有熟性早、品質優、抗多種病害、耐抽薹、結球緊、凈菜率高、豐產等突出特點。從播種到葉球收獲約60d(天)。株高34.0cm,開展度53.8cm,生長勢強。外葉7~8片,葉色翠綠,葉柄白色,最大葉片長35cm,中肋上挺。球葉數28片左右,乳黃色,包球充心很快,葉球疊抱,倒卵圓形,球葉中肋內陷,結球極緊實。球形指數1.5左右,單球質量1.5~2.0kg,凈菜率72.0%以上。抗病毒病、霜霉病,耐軟腐病,耐先期抽薹。
該品種對栽培地區和栽培季節適應性廣,在全國栽培疊抱類型大白菜的地區均適宜種植,春季反季節栽培效果突出,秋季栽培表現良好,在夏涼地區還可作夏白菜栽培。一般春播667m2產量5000kg左右,秋播667m2產量6000kg左右,豐產性好。
該品種每100g食用部分含干物質3.95g,維生素C16.18mg,可溶性糖1.84g,蛋白質1.05g,總酸O.10g,粗纖維0.40g。軟葉率和含糖量高,粗纖維少,品質極佳。
2000~2001年春季區域試驗和生產示范,生育期比“韓國強勢”早15~20d(天),667m2產量5000kg左右,比“韓國強勢”增產1.3%~48.7%,可溶性糖含量比“韓國強勢”高27.8%,軟腐病抗性優于“魯春白1號”和“韓國強勢”。
2無公害栽培技術
2.1合理輪作,清茬潔田無公害大白菜生產應在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進行。在尚未認定基地的地區,應選擇無污水灌溉史、無劇毒高殘留農藥使用史、周邊環境好、上風頭無工業“三廢”污染源、排灌方便且耕層肥沃的地塊作為生產田。選用前茬非十字花科作物的地塊,最好與非十字花科作物實行2~3a(年)輪作制,以保護土壤生態,減少土傳病蟲害的發生。前茬最好選用蔥蒜類蔬菜茬口。
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前茬作物收獲后,應及時清除田間的殘株及田間和地邊的雜草,減少病蟲越冬越夏基數。作春白菜栽培的冬閑地塊,冬前應深翻,澆水,進行凍曬垡。越夏閑置的地應深翻曬垡,有條件的可進行土壤太陽能消毒。太陽能消毒的具體做法是:夏季高溫期選擇晴好天氣,先將地澆透水,然后覆蓋塑料薄膜,周邊壓嚴,這樣在強光照射下,10cm土壤的溫度可達到40℃以上,維持太陽能消毒7~10d(天),可有效消滅土壤病蟲害和雜草。
2.2精細整地,施足有機基肥保持栽培田塊平整是灌水均勻的前提,而均勻灌水是減少生長期間病蟲害發生的重要措施。因此,整地時應充分旋耕土壤,精細整地,做到地面平整,土碎無坷垃,并作成平畦或半高壟。一般畦寬1m,高10~15cm,畦溝寬25~30cm,每畦種2行。或做成小高壟單行種植。結合整地,應施足有機基肥。一般667m2施優質腐熟的有機肥5000kg。
2.3清潔種子,減少病源清潔種子是減少芽期和苗期病害的重要途徑,采用種衣劑包衣種子是清潔種子簡便而有效的措施。作者研制的大白菜專用種衣劑可以顯著預防發芽期和幼苗期病害,并且有促進出苗和壯苗的效果,可以在種子清選后包裝前包衣,也可以在播種前包衣。另外,清潔種子也可以用溫湯浸種或藥劑浸種消毒的方法。
2.4育苗移栽或適時直播大白菜是半耐寒性蔬菜,既不耐嚴寒,也不耐高溫,春季反季節栽培自然條件下適宜生長的季節短,多采用育苗移栽,并在棚室內栽培。陜春白1號無論春季栽培或秋季栽培,均可育苗移栽或直播,但春季以育苗移栽為主,秋季以露地直播為主。667m2用種量,一般育苗移栽30~50g,點播約100g,條播約250g。
1)育苗移栽。春季育苗一般采用溫室、陽畦或塑料拱棚保溫育苗。育苗設施應能保證幼苗生長期間溫度穩定在12℃以上。在正常天氣情況下,陜西關中地區,利用加溫溫室或塑料大棚內扣小拱棚育苗,在塑料大棚內栽培的播期為2月上旬;采用塑料中小拱棚栽培的,播種期為3月上旬;如果采用地膜覆蓋栽培或露地栽培,育苗播種期應再推遲10~15d(天)。為了延長供應期,在適期內可以采取不同栽培方式和分期播種,排開上市。為了保護根系,防止病從根傷口入,應采用護根育苗措施,一般苗缽直徑應在8~10cm。苗期管理的關鍵是盡量保持適宜溫度:白天20~25℃,夜晚不低于12℃。溫度過低,幼苗易通過春化作用,以后易發生未熟抽薹現象;溫度過高,不利于生長。日歷苗齡約25~30d(天),幼苗具有5~7片真葉為適齡苗態。
秋季育苗在露地進行。一般日歷苗齡約20d(天),陜西關中適宜播種期在8月上中旬,采用護根措施育苗,苗期注意防暴雨和蚜蟲。最好利用遮陽網和防蟲網覆蓋,或用銀灰色薄膜條帶避蚜。幼苗具有5~6片真葉即可定植。
春季定植過早,易發生凍害和未熟抽薹;定植過晚,影響產量和品質。安全定植期應使生長環境的氣溫和5cm地溫分別穩定通過10℃和12℃。栽苗時要保護好土坨和根系,栽苗不宜過深,否則影響幼苗生長,也易死苗。定植后立即澆水,縮短緩苗時間。秋季定植期主要以前茬騰地時間而定,定植應在傍晚或陰天進行,并及時澆水,加速緩苗。
陜春白1號667m2栽植3300~4400株,具體密度因栽培地區、土壤肥力、栽培季節等而異。光照資源充足的地區宜密植,光照資源差的地區應稀植;土壤肥力差的宜密植,土壤肥力高的宜稀植;春季反季節栽培密度應比秋季稍大。一般行距50cm,株距30~40cm。
2)直播。大白菜秋季栽培普遍采用直播,而且播種期非常關鍵。但陜春白1號生育期短,秋播栽培播期范圍較寬。陜西關中8月5日至9月2日,陜北7月20~25日,陜南8月10日至9月15日均可播種。
春季直播播期比較嚴格。應保證在播種以后氣候穩定,無持續寒流和低溫天氣,日平均氣溫達到13℃以上。否則易發生未熟抽薹。
直播可以點播或條播。為了節約種子,最好點播,按計劃行穴距播種,一般每穴點播3~5粒種子。
2.5田間管理
1)間苗定苗,中耕除草。直播的,出苗后應及時分次間苗,一般在“拉十字”期和3~4片真葉期各間1次苗。“團棵”(5~6片真葉)時定苗。結合間苗和定苗,淘汰病蟲為害苗和弱苗。
生長期間中耕除草應以氣候情況而定。春季棚室栽培及秋栽正常年份和雨澇年份,應勤中耕除草,減少草害和病蟲害傳播途徑,防止土壤板結。高溫干旱年份秋季栽培的,間苗定苗和除草均應適當推遲,以利降低地表溫度,減少病毒病發生,調控幼苗生長的微環境。中耕除草時注意避免損傷植株,以免造成傷口,為軟腐病菌入侵和發病創造機會。
2)施肥。陜春白1號生長期短,在肥水管理上應以促為主,一促到底,重施基肥、有機肥和磷鉀肥,分次追肥,無公害生產應避免使用硝態氮肥。在施基肥的基礎上,生長期間一般追肥2次。直播的在定苗后,育苗移栽的在定植緩苗后,結合灌水追施“發棵肥”,每667m2施尿素15~20kg或碳酸氫銨20~30kg。在田間少數植株開始結球時施“結球肥”,結合灌水每667m2追施三元復合肥20~30kg,或尿素15~20kg、硫酸鉀10~15kg或草木灰50~100kg。蓮座期和結球期用0.2%的磷酸二氫鉀葉面噴施2~3次,更有利于葉片生長和葉球形成。
春季棚內施肥后須適當通風,防止氨氣燒苗。氣溫較高時不宜追施糞肥,以免加劇軟腐病的發生。土壤缺鈣的地區,蓮座后期和結球前期應葉面噴施鈣肥,防止棚內因植株蒸騰流受抑制而產生缺鈣現象,引起“干燒心”或“干燒邊”。為了減少化肥施用,應積極施用生物有機肥、細菌肥等新型肥料,提高土壤營養的活化度。
3)灌水。無論春季還是秋季,灌水的原則是前少后多,切忌大水漫灌。春季前期盡量少灌水,秋季前期則小水勤灌。蓮座期保持土壤見干見濕,促而不控,不蹲苗。結球期應保持土壤濕潤,尤其是春白菜生長后期若天氣干旱、干熱風大,應適當多澆水,一般10d(天)左右澆水1次,成球后減少或停止澆水。
4)棚室環境管理。陜春白1號大白菜春季一般都在棚室內栽培,溫度等環境管理,不僅關系到生長和病蟲害的發生和蔓延,還決定著是否發生未熟抽薹現象。
大白菜屬于種子春化型蔬菜,一般播種后在2~10℃低溫下,經過10~20d(天)就能完成春化,在15℃以下更長時間也可能通過春化,春季栽培生長后期處在高溫長日照條件下,只要通過春化就極易發生未熟抽薹現象。所以,育苗期和定植后應特別注意溫度的管理。一般,苗床或栽培棚內最低溫度不應低于10℃,日平均氣溫不應低于15℃。如果溫度過低,晚上可在棚外覆蓋草簾等防寒物。結球期棚內容易出現高溫,應注意通風降溫,日平均氣溫應控制在22℃以下,使球葉生長速度超過花薹生長速度,以免通過春化的植株過早抽薹。4月中旬以后,隨著外界氣溫的回升,根據當地氣候,可逐漸揭去棚膜。
5)病蟲害防治。無公害生產,控制農藥污染是關鍵。首先,應建立病蟲害預測預報和預警系統,隨時監測病蟲害動態。病蟲害防治措施應首先考慮采用農業、物理、生物等措施,如利用頻振殺蟲燈誘殺鱗翅目害蟲成蟲,黃板誘殺有翅蚜蟲,減少病蟲源,設置隔離,創造潔凈的栽培微環境。在此基礎上輔助藥劑防治,藥劑防治應選用高效、低毒、殘留期短的藥劑,首選植物源藥劑和生物源藥劑。
陜春白1號大白菜抗病毒病、霜霉病,耐軟腐病,一般病蟲害較輕。在春季栽培條件下,相對容易發生的是軟腐病。秋季栽培也應注意預防和減少病毒病和霜霉病的發生。蟲害主要有蚜蟲、菜青蟲、小菜蛾等。
春季栽培幼苗期和蓮座期要注意防治蚜蟲、菜青蟲和小菜蛾,可用敵百蟲、抗蚜威、滅多威、滅幼脲1號或3號、一遍凈、滅蟲丁等防治。防菜青蟲可用B.T.乳劑300倍液。用辛辣蔬菜植株浸提液,如大蒜1kg加水適量搗爛成泥,每1kg原液加水5kg噴霧,對蚜蟲和菜青蟲也有較好的防治效果。
春白菜結球期和秋白菜幼苗期和蓮座期應注意預防軟腐病(夾皮爛)發生,一般用抗菌素類藥劑和石灰粉防治。田間發病后葉面噴施72%農用鏈霉素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或30%DT殺菌劑700倍液,或豐靈、抗菌劑401、菜豐寧、菌枯凈等藥劑,交替輪換用藥,隔7~10d(天)1次,連續2~3次。對發病較重的植株還可用上述藥劑進行灌根防治,嚴重病株及時拔除后在病株穴撒石灰粉消毒。在農藥用量和施用次數上應嚴格按照使用濃度和用藥量規定,杜絕超量用藥,嚴格執行安全隔離期。
田間若有病毒病發生,可噴灑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1.5%植病靈乳劑1000~1500倍液,或83增抗劑100倍液,隔10d(天)噴1次,連續防治2~3次。
若有霜霉病發生,中心病株出現后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750倍液,或72%克露700倍液,或80%大生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或69%霜脲錳鋅可濕性粉劑600~750倍液等噴霧防治。
2.6收獲陜春白1號大白菜結球快,結球期短,春季栽培尤其應及時采收,最好分兩次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以免發生未熟抽薹、裂球和軟腐病。收獲宜早不宜晚,現收現售,減少貯藏期。
秋季栽培時,葉球緊實后也應及時采收上市,以免氣候回暖,球內生長引起裂球。
使用化學農藥防治病蟲害的,一定要在安全間隔期過后收獲。
程智慧,教授,博士生導師,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園藝學院,郵編712100(陜西楊凌);孟煥文,張魯剛,通訊地址同第一作者。
*[基金項目]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重大專項課題2002BA516A09和國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課題02EFN216100583資助。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