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播前準備
1.1選地、整地選擇遠離城市、工礦區及主要交通干線地塊。并大氣環境要良好,灌溉水質、土壤環境質量均要符合《綠色食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土壤要耕層深厚、土質肥沃的壤土為最佳。每公頃均勻撒施充分腐熟的廄肥、堆肥、餅肥等7.5萬kg,尿素300kg、硫酸鉀150kg。后翻耕,翻耕深度一般在20cm左右,要細耕、耙平、耙實。然后根據水源確定畦的長短。
1.2選種 去掉大蒜的托盤和莖盤,按大、中、小和蒜心進行分級處理。蒜種要求無病、無傷、蒜皮完整,每粒重量在5g左右。
2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大蒜宜在9月底至10月初、氣溫17℃左右時栽種。用耙或開溝器開溝,溝深5cm左右,栽蒜后蓋土1cm左右。一般行距20cm,株距16~17cm,每公頃栽30萬株左右。大蒜栽種后需及時澆水,澆足澆透,后用寬2m、厚0.004mm的薄膜覆蓋畦面,兩邊壓土并拉平地膜,讓地膜緊貼地面。
3田間管理
3.1破膜放苗 蒜芽破土時,在早晨或傍晚及時將地膜捅破,使苗露出膜外。
3.2水分 土壤封凍之前澆1次返青水;次年春天土壤即將解凍時澆水1次;在蒜頭快速膨大初期澆水1-2次。
3.3拔蒜薹 當蒜薹上部的彎由下開始向上卷彎時,每天中午11:00至下午15:00用手輕提,使蒜薹直立。
3.4施肥 次年4月上旬,結合澆水,每公頃沖施速效肥尿素150kg。4月中旬每公頃用7.5kg磷酸二氫鉀對水750kg噴施。
4 防治病蟲害
由于大蒜生長期內氣溫低,同時種植大蒜以有機肥為主,所以植株的抗病能力強,病蟲害發生相對較輕,通常發生的病蟲害有葉枯病、疫病、灰霉病、薊馬、蚜蟲、蒜蛆。
4.1葉枯病葉枯病是大蒜生長過程中的一種主要病害,危害嚴重時大蒜不易抽薹,從而影響大蒜的產量。防治方法:4月中旬發病初期用75%的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1次即可。
4.2疫病 發病初期用50%的速克靈或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的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噴灑,隔7d左右1次,連噴2~3次,采收前3d停止用藥。
4.3灰霉病 用25%代森錳鋅400倍液,或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琥膠肥酸銅可溫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
4.4薊馬、蚜蟲用25%功夫乳油3000倍液,或24%萬靈水劑1000倍液,或505滅蚜松乳油1500倍液噴霧防治。
4.5蒜蛆 蒜蛆一般年份發生不普遍,對蒜蛆偏重發生的地塊,可結合整地,在大蒜種植開溝時,每公頃施草木灰600kg于溝內,能有效控制蒜蛆發生。但當蒜蛆為害比較嚴重時,可用50%辛硫磷乳油,對水稀釋后灌根。
5收獲
大蒜一般于5月中下旬、小滿前后收獲。當大蒜葉片發黃,蒜瓣突出時就可以收獲。收獲前5d停止灌水,以防蒜皮腐爛不耐貯存。收獲時要用專用工具――蒜別子,避免機械損傷。收獲后大蒜要及時晾曬使其干透,又要防止暴曬,防止糖化。即蒜葉掩蒜頭在田地里晾曬10h,然后再把蒜須削掉(削時一定要削平、削凈,切不可傷蒜體),放在通風處繼續晾曬,待蒜稈有80%~90%干時,蒜頭上留2cm蒜稈,裝袋,放在通風處繼續晾曬,但不能直接暴曬。大蒜收獲后,及時清除殘留的地膜。
6包裝
大蒜收獲后按重量、大小等進行包裝。包裝箱或包裝袋要整潔、干燥、透氣、無污染、無異味,綠色食品標志設計要規范,包裝上應標明品名、品種、凈含量、產地、經銷單位、包裝日期等。
7 貯運
大蒜包裝后要放入專用的恒溫庫貯存,存放區要有明顯的標識,禁止非綠色食品產品和綠色食品產品混存。運輸時要使用專用運輸工具,并在裝車前按規程進行清洗,保證大蒜產品在運輸過程中不被污染。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