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山東省萊蕪市素有“三辣”之鄉的美譽,生產的生姜、大蒜等遠銷國內許多大中城市及國際市場,而大蒜又具有舉足輕重的重要地位。長期以來由于農藥、化肥等不合理使用,造成大蒜農藥殘留、重金屬含量超標,成為大蒜產業持續發展的瓶頸。為此,通過總結近幾年來大蒜高產研究、試驗、示范,提出了無公害大蒜模式化高產栽培技術。
1.適期播種。9月下旬播種,種植密度每667平方米以2萬~2.4萬株為宜,行距18cm,株距16~18cm。
2.整地施肥。選擇土層深厚、水澆條件好、地勢平坦、耕層松軟、有機質豐富、保肥保水抗旱能力較強、pH值在6.5~7.5之間,且遠離城市、工礦區、主要交通干線以及周邊無“三廢”排放企業,農田大氣環境良好,灌溉水質、土壤環境均要符合《無公害農產品產地環境質量標準》的肥沃地塊。深耕整平,精細耙地。達到上松下實,地面平整。以有機腐熟圈肥為主,配合施用生物有機肥料,結合整地撒施。每667平方米用有機肥料5000kg,生物有機復合肥100kg,40kg硫酸鉀。肥料施入后與土壤充分混勻,以防燒苗。播前每667平方米用5%辛硫磷顆粒劑1.5~2kg對細上60kg,順壟撒施。或用50%辛硫磷乳油200g,對水5~7kg,噴拌過篩的欄圈肥或干細土50~70kg施于播種溝內。
3.選用良種及種子處理。以萊蕪白皮大蒜為主,重茬蒜區用50%多菌靈或50%速克靈按種子0.3%浸種6小時,然后撈出播種。或用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每667平方米用100~150g對水2kg,拌蒜種250kg噴拌后晾干栽種。或用根康80~120倍液浸種30~50分鐘。
4.出苗期管理。播種后7天左右,大蒜進入出苗期,應及時人工破膜,扶苗露出膜外,人工破膜的洞口要小,以保證地膜保溫保濕作用;視土壤墑情于幼苗出土至2葉1心時,澆第一次促苗水,小雪之后,根據天氣變化澆1次越冬水。翌春蒜苗返青時,在退母前澆返青水。
5.蒜薹伸長期管理。要加強肥水管理,每667平方米噴施生物肥40kg,視天氣情況5~6天澆1水。
6.蒜頭膨大期管理。要搞好葉面噴肥,及時澆水,充分發揮此期葉片根系的功能作用,促進貯藏養分向鱗莖轉移,收獲前5~7天停止澆水,使蒜頭老熟。為方便收蒜頭,可視墑情于收獲前1~2天澆透水,以疏松土壤。
7.綜合防治病蟲草害。(1)化學除草。于大蒜播后覆膜前,選用40%姜蒜草克乳油等除草劑,按說明書要求對水噴霧,隨后覆膜。(2)病害防治。用生物農藥1%武夷菌素于發病前(初)噴霧,防治灰霉病。用生物農藥2%寧南霉素于發病前(初)噴霧,防治病毒病。于發病初期用50%施保功可濕性粉劑防治病毒病。(3)蟲害防治。種蠅發生地塊,結合澆水,每667平方米用50%辛硫磷乳油0.75~1kg,對成10倍母液,然后隨水沖施防治種蠅幼蟲;于越冬代種蠅成蟲盛發期,用2.5%敵百蟲粉,每667平方米用1.5kg,或用2.5%溴氫菊酯乳油,每667平方米用30ml,對水75kg噴霧。
8.適時收獲。(1)蒜薹收獲。蒜薹長后要及時收獲,可改變植株養分的運輸方向,使向蒜薹輸送的養分轉向地下鱗莖,加速蒜頭膨大。(2)蒜頭收獲。采薹后約20天左右,當大蒜葉片變為灰綠色、底葉枯黃、假莖松軟充分膨大后,就應及時收獲。收后晾曬過程中要防止雨淋,并注意防潮防熱,以免蒜皮變黑。
9.產品安全控制措施。(1)嚴禁在大蒜生產中使用高毒高殘留農藥。推廣使用生物農藥生物有機復合肥料。(2)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及以上技術中規定的農藥施藥濃度,不得任意提高使用濃度(或藥量)。(3)嚴格執行農藥安全間隔期,蒜薹收獲前10天,不得使用殺蟲劑。(4)防治種蠅盡量隱蔽施藥,減少地面噴粉噴霧。(5)大蒜應經過農藥殘留檢測合格。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