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日光溫室是一個獨立的生物小環境,在嚴寒期內由于覆蓋嚴密,氣密性好,內外氣體交換很少,內部的二氧化碳狀況與自然界有明顯的不同。特別在冬季,由于外界氣溫偏低,在不通風換氣或少通風換氣的情況下,二氧化碳就更為缺乏。
實踐證明,設施栽培施用二氧化碳,不但可提高產量,而且可以改善果實品質。施用二氧化碳配合以適宜的光、熱、水等環境條件,在番茄苗期施用的可使秧苗茁壯,質量提高。在生產期施用二氧化碳的效果,番茄總產值可增加15%,前期產量提高31%;進行二氧化碳施肥,對提高品質有促進作用,可提高產品的維生素C和糖含量,番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1.7%-6.5%,口感好。
二氧化碳使用方法:在生產上應用較多的一是利用簡單容器以硫酸+碳酸氫銨反應法來制造二氧化碳。具體方法:一是取70%硫酸溶液,盛在大口的塑料桶內,硫酸面與塑料桶口面相跟20厘米以上,將盛硫酸的塑料桶均勻分布于溫室內(每溫室放桶3-5只)。在溫室外把碳酸氫銨分裝好(每袋重約250-300克),扎緊袋口不揮發氨氣。選擇晴天上午,將碳酸氫銨投入硫酸溶液中,注意要慢慢的進行,以防大量液體舉溢出。二是顆粒釋放法,即當植株進入開花結果期,在地膜下種植畦表現撒一層固體二氧化碳顆粒肥,每667平方米用量為40千克,2個月內可持續釋放二氧化碳,可使溫室二氧化碳濃度增加300微升/升。
使用二氧化碳時應注意的問題:
①二氧化碳施用時期是否恰當對其效果有很大影響。一般認為,作物與土壤微生物呼吸放出的量,不能滿足植株需求的時候開始施用二氧化碳?紤]開始期一般在定植后3-4周為好,因為有機肥產生的二氧化碳量已經很少,而番茄開花和果實開始膨大期正是對光合產物需要量大的時候。如此考慮,番茄用激素處理后第一穗果開始膨大時使用較為合適。如果二氧化碳施用過早,室內二氧化碳濃度尚高,植株葉量還少,除不經濟外,由于果實尚未發育,較多的光合產物無法消耗,淀粉積累在葉片中,形成莖葉過茂,植株有徒長的危險。
②一天內二氧化碳理想施用時間是在日出后1小時左右,一般選上午8-10時進行。晴天光照3000勒克斯時光合作用已開始,而二氧化碳濃度急劇下降,此時作為施用開始時間最合適。若不施用,經過1個小時左右光照達10000勒克斯左右,二氧化碳濃度低于300微升/升,達到虧欠臨界線。二氧化碳施用與天氣有關,天氣晴朗番茄吸收二氧化碳量大。根據施用經驗,晴天日二氧化碳濃度為1000-1500微升/升。停止使用時間取決于保護地內氣溫、通風換氣和同化產物運輸情況。一般在保護地內氣溫上升到30℃左右,開始通風前1小時停止使用。
③番茄的生育階段不同,對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也不同。越冬長貨架期番茄為一大茬栽培,收獲時期長達6-10個月,植株在第二穗果時吸收量最高。
④施用二氧化碳時,要采取降低氮肥用量、降低夜溫的管理措施,才能抑制植株發生徒長。要特別重視夜溫管理,促使光合產物的運轉。在高夜溫的情況下,植物上部光合產物分配旺盛,下邊分配量少,可在短時間內增產明顯,但由于根系得到的光合產物少,根部容易早衰。相反,較低夜溫使植物上部得到光合產物分配較少,有利于抑制莖葉生長過旺,促使根系發達。為此,二氧化碳施用條件下的夜溫管理是:前夜(10-11時)溫度為12-14℃,后夜溫度在8-10℃,可以使光合產物由葉片向根和果實運轉,同時又可抑制過度呼吸消耗。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