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大棚番茄極早熟栽培也稱多層覆蓋栽培,是在一般早熟栽培的基礎上,利用大棚加小拱棚加草簾、薄膜、地膜的多層覆蓋方式,將番茄播種期提前,茬口安排在冬春季節,上市期提前在3~4月。在江淮等地有較大栽培面積,既滿足了廣大群眾對多品種和超時令蔬菜的需求,又可使菜農得到較高的經濟效益。
一、品種選擇
作極早熟栽培的番茄必須在一般早熟栽培番茄上市之前采收,并能在低溫弱光照下正常生長發育。因此必須選用極早熟或早熟耐低溫與弱光且抗病性強的品種,如蘇粉8號、江蔬1號番茄、江蔬14號番茄、合作903、合作906等。
二、適時播種
盡量爭取早播種育苗,提前定植。一般在10月中下旬的好天氣進行冷床育苗或大棚育苗,育苗前2~3個月要配制好營養土。在培養土中按10∶1的比例加入腐熟人糞尿和少量的過磷酸鈣。
三、播種至分苗階段的管理
播種至分苗階段的管理重點是前期(播種至出苗期)創造適宜發芽和出芽的環境條件,力爭早出苗、出齊苗;后期(出苗至分苗期)控制溫度、濕度,增加光照,進行間苗,加強肥水管理,嚴防病蟲的危害等。番茄種子發芽溫度以25~30℃為宜。對冷床育苗的更要充分利用光照來增溫。當有50%左右幼苗出土時,應及時揭除表面的報紙、油紙等覆蓋物。出苗以后要降低溫度,白天以20~25℃,夜間以15℃左右為宜。在番茄齊苗至分苗階段,如果苗床床土肥沃,一般不需追肥。追肥和澆水應在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進行,氣溫低時應在上午施完。追肥的濃度不能高,人糞尿或豬糞尿要加10~20倍水稀釋。
四、分苗期間的管理
1.溫度分苗之后的溫度管理應結合苗情靈活掌握,以保溫、防凍促緩苗為中心。緩苗期溫度以25~30℃比較適宜。長江流域地區2~3月經常發生倒春寒,夜間溫度驟降,若不注意覆蓋保溫,則很容易發生冷害、凍害。緩苗成活以后,要多通風降溫,以白天20~25℃,夜間15~20℃為宜。定植前1個月,為了提高幼苗素質,應逐漸減少覆蓋,進行適當的低溫鍛煉。定植前1周,根據天氣情況逐步揭除覆蓋物,以增強幼苗的抗寒能力。
2.濕度苗床的濕度控制很重要,在管理上,首先要根據溫度和苗情靈活掌握澆水次數和澆水量。如在江南一些地區,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這段時間露地氣溫較低,棚室常不通風,棚室內的水分損失較少,因而可少澆水。2月中旬以后外界氣溫回升,必須增加澆水次數和澆水量。用有底營養缽移苗的,因地下水被阻隔,缽內土壤更易干燥,澆水量必須加大。
3.光照分苗之后為了保溫,除了大棚外,采取小棚加草簾的多層覆蓋措施,致使苗接受的光照少而且弱得多,為了改善光照,增強幼苗的素質,在保證幼苗不受凍害的情況下,盡量揭除小棚上的覆蓋物和薄膜,做到早揭晚蓋。
4.追肥追肥一般在晴天上午10時至下午3時結合澆水進行,宜配成稀薄的肥液用噴壺灑施。為避免糞液淋在幼苗;莖葉上引起病害或有礙生長,追肥后最好再澆1次清水。追肥后應適當加強通風,以降低棚室內濕度。在連續陰雨或寒流前一般不宜追肥。用液體糞肥作追肥時,濃度應掌握在5%~10%,即1份液體糞肥加水稀釋10~20倍后再使用。用化肥最好選用尿素,濃度為0.1%~0.2%,如用硫酸銨其濃度為0.2%~0.3%,絕對不能采用碳酸氫銨在棚室內作追肥,否則氨氣會對幼苗造成嚴重危害。(未完待續)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