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番茄青枯病的發生與危害呈逐年加重的趨勢。據調查,輕病田一般減產10%,重病田減產50%以上,該病已成為番茄優質、高產的重要障礙,因此,應加強調查,及時防治。
1危害癥狀
番茄青枯病屬細菌性病害,主要發生在成株期。植株感病后,先是頂部葉片萎蔫,隨后下部葉片萎蔫,致使全株調萎,早晚或陰天溫度低時可恢復正常。數天后植株即青枯而死,葉片青綠色,莖桿粗糙不平,解剖莖桿可從維管束中擠出菌濃,莖內木質部變褐色,嚴重時導管變褐腐爛,有臭味、易倒伏。病原菌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無寄主時可在土壤中存活1~6a。4月中、下旬開始發病,5月至7月上旬為盛發流行期。病菌從根部或莖基部傷口侵入,通過田間耕作,整枝打杈,澆水及雨水進行傳播。高溫、高濕、番茄連作、不實行氮磷鉀配方施肥,有機肥使用量不足以及根部損傷有利于發病。喜在酸性土壤中生長繁殖。當土溫上升到25℃時發病最重。如果番茄生長前期和中期降雨偏多,田間排水不良,溫度較高時極易發生流行,可造成大面積減產甚至絕產絕收。
2防治技術
番茄青枯病應采取以加強栽培管理,選用抗病品種為主,藥劑防治為輔的綜合防治措施進行控制。(1)選用抗病良種:據調查,艾瑪70、R144、毛粉802、L402等品種抗病豐產性較好,可因地制宜選用。(2)搞好配方施肥:在精耕細作、完善排灌設施的條件下,施足腐熟的有機肥,氮、磷、鉀配方施肥,勤施追肥,增施生物肥及微肥,補施葉面肥,不施用番茄、辣椒等茄科植物漚制的肥料。(3)輪作與嫁接:對發病較重的田塊可與蔥、蒜及十字花科蔬菜實行4年以上的輪作,也可采用嫁接技術控制。(4)調節土壤酸度:對酸性土壤可結合整地均勻撒施50~120kg生石灰,使土壤呈微堿性,以抑制病菌的生長,減少發病。(5)改進栽培技術:高畦種植,幼苗定植不易過深,避免培土過高;忌大水漫灌,雨后及時排除積水,以免積水傷根;及時中耕除草,降低田間濕度。(6)及時拔除病株,將其深埋或銷毀,病穴用生石灰或草木灰消毒處理。(7)藥劑防治:在發病初期可選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或50%DT500倍液,或25%青枯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進行灌根,每隔7~10d灌根一次,連灌2~3次,苗期每次每株灌藥液0.5L,成株期每次每株灌藥液1.0L,防治效果較好。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