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病害癥狀
1.青枯病青枯病是一種會導致全株萎蔫的細菌性病害,當株高30厘米左右時,青枯病開始顯癥。先是頂端葉片萎蔫下垂,然后是下部葉片凋萎。最后中部葉片凋萎,也有一側葉片先萎蔫或整株葉片同時萎蔫的。發病初期,病株白天萎蔫,傍晚復原,病葉顏色變淺。濕度大時,病莖上可見初為水浸狀后變褐色的1~2厘米長斑塊,病莖維管束變為褐色,橫切病莖,用手擠壓,切面上維管束溢出白色菌液。
2.枯萎病枯萎病是一種真菌性維管束病害,幼苗開始染病,子葉變黃脫落,隨之真葉變黃萎蔫,生長受抑制,最后萎蔫死亡。成株期發病多在開花坐果期,底部葉片發黃、萎蔫變褐枯死。病葉由底向上發展,嚴重時除頂部幾片葉正常外,其余均枯死。有的植株半邊葉發病,另半側正常。
二、病癥區別
1.青枯病發病是全株性的,幼苗不表現癥狀,而枯萎病在幼苗即可發病。青枯病是頂端葉片先萎蔫,而枯萎病發病:葉片是自下而上逐漸發展的。
2.青枯病的病葉表現萎蔫下垂,不褪綠,而枯萎病的病葉由綠變黃,還有一半死亡,另一半還活著的現象。
3.病情發展速度不同,青枯病發展速度較快只需幾天就會死亡。而枯萎病發展緩慢需要15~30天左右才能死亡。
4.青枯病在潮濕天氣時,將病莖橫切擠壓時,有乳白色的粘液溢出。而枯萎病在潮濕天氣時,莖基部長粉紅色霉,青枯病則沒有。
5.青枯病是細菌性病害,而枯萎病是真菌性病害。
三、防治方法
1.農業措施:防治這兩種病害都需要實行輪作。選用抗病品種,如雜優1號、3號、抗青19號、早抗1號、湘番茄2號、秋星等。合理施肥,增施鉀肥,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或草木灰。培育壯苗,枯萎病重的地塊可采用嫁接防病。
2.藥劑防治:①青枯病在發病初期用72%農用硫酸鏈霉素可溶性粉劑4000倍液,或農抗“401”500倍液,或25%絡氨銅水劑5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灌根,每株灌對好的藥液300~500克,隔10天灌1次,連續灌2~3次。②發病初期可向莖墓部及周圍土壤噴施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加1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0%雙效靈水劑200倍液,或5%菌毒清400倍液,或50%DT可濕性粉劑400倍液,或用70%敵克松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灌根,每株灌藥液300~500克,每7~10天灌1次,連灌2~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