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近年來,隨著保護地面積的快速發展,冬季蔬菜生產已基本滿足了市場的需求,相反夏季高檔蔬菜的生產卻出現了斷層。自2001年以來,我縣采用“兩網一膜”技術進行大棚番茄越夏栽培試驗,示范、取得了成功,效益顯著,硬果型番茄每畝產量可達5000~8000公斤。
一、栽培設施
利用現有日光溫室(后墻上必須有放風口)、大棚等設施,采用兩網一膜覆蓋栽培(即棚架上覆蓋塑料膜,膜上覆蓋遮陽網,風口處設置防蟲網),創造全封閉安全生產環境。專用棚建造:棚東西方向,跨度10~16米,長度在50米以上,高度2.5~3米,面積1畝左右。
二、兩網一膜的作用
1.節本增效,便于推廣。使用壽命長(3~5年),應用茬次多,折舊成本低,降低了用藥、澆水、施肥等成本。
2.改善蔬菜的生長環境,減輕災害性氣候的危害。夏季的強光、高溫、暴雨、大風、干旱等災害性氣候,常造成夏秋蔬菜減產,形成淡季缺菜。采用“兩網一膜”技術后,畦面土溫下降5~7℃,棚內氣溫下降3~4℃,光照強度下降30%~50%,防止了高溫熱害,避免了暴雨直接沖擊土表,有保墑、調節空氣溫度、防止干旱、改善根際環境、促進發芽與齊苗的作用。
3.避蟲、防病。害蟲無法進入棚內,從源頭上杜絕了害蟲的發生,減輕了化學農藥對疏菜的污染。
4.增產增值、效益顯著。一般增產20%~50%,使早秋菜提前10~30天上市,番茄每畝增收2000~3000元
5.提高產品質量。一是減少了農藥用量;二是降低了粗纖維含量,改善了蔬菜品質;三是外觀鮮嫩,提高了商品性能。
三、品種選擇
在越夏番茄生產中,因番茄的開花結果期正處于炎熱多雨的季節,應用長勢旺盛,高抗病毒病、耐熱、耐貯運、不裂果、品質好的優良品種,經過近年來的栽培試驗,獲得較好效益的有百利、格雷、百靈、卡特琳娜等。
四、栽培茬口
1.春夏栽培:利用大棚栽培可在3月底、4月初定植,6月初開始采摘,7月份可達到采收的高峰期,可連續來收到10月底。
2.夏秋栽培:溫室黃瓜在5月份收獲完后,不要揭掉薄膜定植番茄,7月底至8月初采摘,8月底至9月初形成產量高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