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打孔放苗、封洞、護膜
幼苗出土兩片子葉后要及時打孔放苗,放苗時應根據苗情和當時的氣候條件掌握放苗的緩急。如果氣溫偏低,幼苗生長緩慢,放苗打孔應先稀后密,起初每隔2米至3米打一直徑3厘米至4厘米的洞,及時通風、降溫、煉苗。然后隔1天至2天再增加放苗孔密度,繼續加大通風量煉苗,最后定苗密度應在35厘米至40厘米,每孔放2株至3株。放苗后及時埋細土封洞,出4片至6片真葉時定苗,畝保苗3500株左右。
2.中耕除草
苗齊后及時中耕,耕深10厘米至20厘米,先淺后深,至果實膨大期頭水前停止中耕,全生育期中耕3次至4次,結合中耕進行除草,并進行開溝,溝深20厘米至25厘米。
3.蹲苗
下潮地水分比較充裕,加工番茄應進行適當的蹲苗,頭水應掌握在第一穗果實有小棗大小、側枝已開始坐果時進行,結合灌催果水,每畝追施尿素10公斤、磷酸二銨5公斤。
4.澆水
下潮地加工番茄要實行半溝淺灌、不漫壟、不淹根,半開或全開下水口,上灌下排,不旱不淹,不留積水,高溫期應早晚灌水,避免忽澇忽旱河雨前雨后灌水,7天至10天澆一次水,采果期間不灌水。
5.清溝扶秧
澆頭水前,根據果枝長勢將溝內枝蔓按自然生長狀態擺在壟上,禁忌大翻身,并注意不要將果實暴露在陽光下。
6.病蟲害防治
加工番茄常見的病害有立枯病、猝倒病和早疫病。
防治立枯病和猝倒病:
(1)在田間發現病株后立即將病株拔除,并帶出田外。
(2)發現病株后,在全田使用64%殺毒礬500倍至600倍液進行田間噴霧,對發病株穴用64%殺毒礬500倍至600倍液灌根。
防治早疫病:
(1)發病前或發病初期,每畝噴施75%達科寧可濕性粉劑600倍至700倍液,每隔7天至10噴一次,一般1次至2次。
(2)發病后每畝噴施10%世高水分散粒劑1000倍至1500倍液,每隔7天至10天噴一次,連續2次。
加工番茄主要蟲害為棉鈴蟲。
防治方法:
(1)進行秋翻冬灌,殺死越冬蛹。
(2)種植玉米誘集帶,誘殺棉鈴蟲,并及時對誘集帶進行防治。
(3)棉鈴蟲1齡至2齡幼蟲時,用2.5%功夫乳油2000倍至3000倍液進行防治,每隔7天至10天噴一次,連續噴2次至3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