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番茄青枯病又稱細菌性青枯病,是南方番茄的重要病害之一,往往在梅雨季節過后,或6、7月大雨后發生,造成連片死亡和大幅度減產。青枯病的寄主范圍非常廣泛,可以侵害所有茄科植物及茄科以外的33科100余種植物。在茄科蔬菜中,以番茄受害最為嚴重。
番茄青枯病是一種細菌性維管束病害,苗期不表現癥狀,開花結果初期開始發病。病菌侵害根和莖,引起病株青枯狀死亡。發病初期,病株頂部、下部和中部的葉片相繼出現萎垂,早晚復原,2~3天后全株凋萎枯死。植株枯死后仍保持青綠,葉片不凋落,葉脈褪色,故稱青枯病。病株根部常變褐腐爛,莖部表皮粗糙并產生不定根。髓部在潮濕時呈“空心”,干燥時僅木質部變為紫褐色。橫切新鮮病莖,用手擠壓或插入清水中,可見乳白色菌液溢出,這是該病主要特征。番茄青枯病由青枯假單胞菌侵染所致。病菌主要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冬,并能存活1~7年,種子內帶菌可存活7個月,成為該病的主要侵染源。該菌主要通過灌溉水及未腐熟肥料傳播,細菌從番茄根部或莖基部的傷口侵入,在維管束的螺紋導管內繁殖、蔓延,致使導管阻塞及細胞中毒致莖葉萎蔫。另外,農具、昆蟲、線蟲等也能傳播。引起再侵染導致病害流行。高溫高濕,微酸性土壤最利于青枯病發生。土溫在20℃左右時病菌開始活動,25℃活動最盛,田間出現發病高峰。番茄連作、地勢低洼、排水不良、土壤溫度高、根結線蟲密度大、植株出現傷口等都是發病的重要條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