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原本在土壤水分含鹽堿量較高的沿海地區不能結果的番茄,現在用鹽水澆灌也能夠結出酸酸甜甜的美味果實。由上海交大農生學院陳火英教授課題組研制的耐干旱耐鹽堿的番茄品種目前已經在原先并不適合種植番茄的寧夏、甘肅、新疆、云南等地得到了推廣。
據介紹,番茄和大多數蔬菜一樣屬于耐鹽度低的品種。在干旱、缺水地區根本無法種植,即使能夠結果也都會得臍腐病。因此在淡水資源緊張的地區從來不種番茄,在一些種植蔬菜時間過長而出現了鹽堿化現象的大棚中,普通番茄也無法生存。
從1995年開始,陳火英就開始進行番茄的耐鹽堿的研究。由于所有的番茄品種都不耐鹽堿,因此無法通過雜交產生合適的品種。其他的蔬菜絕大部分也都是不耐鹽堿的,如卷心菜在鹽堿地里種植會造成無法包心,蘿卜在鹽堿地里種植會出現空心的情況,因此,要從番茄的“近親”里找到一個可以提供耐鹽堿的基因還真是不簡單。
陳火英尋覓到一種野生番茄比普通的番茄耐鹽堿度略高一點,但要識別出這種野生番茄的耐鹽堿基因并把它轉接到普通番茄品種中,必須種植大量的番茄,并且趁這些番茄開花時進行人工授粉,把野生番茄的花粉通過花粉管通道注入到人工種植的番茄的花萼中。陳火英介紹說,這是一個消耗大量時間和精力的工作。半畝地幾千株番茄,先得確認什么時候人工授粉是最合適的時機,因為注射過早的話花粉管通道還沒有發育完全,根本不會有效果,而過晚的話人工種植的番茄自身授粉已經結束,野生番茄的花粉則無法與人工種植的番茄相結合,結果花了幾年的時間才把幾千株人工種植的番茄授粉完成。
隨后課題組則對這些番茄進行“海水洗禮”,凡是能夠生存下來的還得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篩選,最終挑選出了一批耐鹽堿的番茄種子,現在這些番茄在崇明沿海地區已經得到了成功種植。在1/2的人工復配海水灌溉下產量可達到常規條件下的70%以上,而普通品種則不能正常結果;在1/3人工復配海水灌溉下產量可達常規條件下的80%以上,而普通品種僅達20%;用普通灌溉水灌溉次數減少50%的條件下,新品種也都能獲得80%以上產量。對成熟果實碳水化合物和維生素C的測定表明,在海水灌溉條件下栽培的產品與同一品種在淡水灌溉條件下栽培的產品之間無顯著差異。
據陳火英介紹,目前這一番茄新品種已經在內地部分省市得到了推廣,課題組還將在相對鹽堿、干旱地區;鹽漬化大棚、老菜區推廣這一品種,并將致力于提高番茄的風味和口感方面進行研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