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茭白田間套養河蟹,即在田塊中既種茭白又養河蟹。可以充分利用茭白田間水體的生態環境。茭白行、株距較寬,可為河蟹提供足夠的生活空間,盛夏高溫季節,茭白葉高挺且寬,叢生繁茂,成為天然的遮蔭棚,十分有利于河蟹避暑度夏。河蟹喜食水中昆蟲、底棲動物等餌料,河蟹排泄物又是茭白優質肥料,使茭白與河蟹共生相得益彰,降低栽植茭白與河蟹生產成本。一般畝產茭白800-1000千克、畝產商品蟹50-60千克。因此,茭白田間套養河蟹是一項充分利用水資源,積極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好項目。
一、茭白田的設施。選擇靠近水源、水質良好、能排能灌、大水不漫田、干旱不缺水、保水性能較好的田塊。面積以3-5畝為宜。蟹溝的開挖可參照稻田養蟹,溝寬1.5-2米,溝深1.2米,呈"田"字型。田塊四周用鈣塑板、石棉瓦或其它材料建好防逃墻,建好進排水系,進排水口用聚乙烯網布密封,再建一道竹柵,并加蓋網,防止河蟹從進排水口逃逸。所有這些設施建設都要在幼蟹放養前搞好。
二、茭白的種植
1、施足基肥。在茭白種植前,翻耕、暴曬、粉碎泥土后,畝施腐熟豬、牛糞等有機肥500-800千克、過磷酸鈣40千克作基肥(均勻撒于土壤表層),確保茭白肥源,也有利于培水增肥。
2、品種選擇。茭白品種較多,應根據情況合理選用,一般選用高產、抗病蟲力強、早熟、適宜在耕層深厚的水田種植的良種。
3、茭白的移栽。要求在4月上中旬移栽,行距1米,株距0.6米,每畝移栽1000-1200株。
三、幼蟹放養。茭白移栽成活后即可放養,蟹種的放養規格以每千克40-60只為好,畝放20-30千克,也可放規格為每千克100-200只的,畝放10-15千克。幼蟹要求規格整齊,肢體齊全,體質健壯,以提高放養的成活率。為使河蟹自由采食,在清明前后每畝投放活螺螄150-200千克。田溝中增放一些綠萍、浮萍等。螺螄投放前需進行消毒處理。
四、田間管理
1、餌料投喂。投料或補充投料要定點、定時、定量、定質。茭白田養蟹的餌料投喂方法、全年投餌量、投喂次數,均可參照稻田養蟹的辦法進行規劃布局和組織實施。5-6月份,以清明前后投放活螺螄繁殖的幼螺為主,7-9月份,除投喂南瓜、小麥、黃豆等植物性餌料外,還要有計劃地投喂一些小魚小蝦、豬血、蠶蛹、螺蜆、蚌肉等動物性餌料,以滿足河蟹生長的需要,同時要及時補充活餌料,如螺螄、萍類等。
2、水肥管理。注意觀察水質,及時換水。高溫時可提高水位,不能用上塊田的水灌下塊田,通常茭白田應保持水深0.2-0.3米,溝中水深1米,要求水質清新,溶氧豐富。高溫季節要堅持勤換水,一般每2-3天換1次,每次換水0.2米左右,保持水質肥而不腐,活而不淡。茭白田最好施足基肥,追肥也應以有機肥為主。此外,還要注意防逃、防漏、防中毒和防止蛇、鼠等的危害,堅持每天巡田,加強守衛。
3、病蟲害防治。最好不用農藥(因為河蟹在田中能吃掉部分害蟲,茭白病蟲害防治不需用藥治蟲是可行的),盡量采用生物防治,少用農藥,如要用農藥,使用時,先將田水灌滿,改藥液噴灑為噴霧,改高濃度噴霧為低濃度噴霧,盡量減少對河蟹危害,禁止使用撲虱靈、吡蟲啉、菊酯類農藥、甲胺磷、1605、氧化樂果、呋喃丹等農藥。防治機械使用手動噴霧器時,必須使用孔徑為0.7毫米噴孔的噴頭,同時,噴植株的中上部,減少藥液落入水中數量。噴藥要在晴天露水干后進行,如遇噴藥不當,農藥濃度過高,應迅速灌"跑馬水",以緩解降低藥害。
五、采茭捕蟹。采收秋茭時,不能損傷鄰近分蘗,3-5天采收1次。在9月中下旬捕蟹,捕捉的方法有放水捉蟹、夜晚徒手捕捉以及誘捕等。河蟹收獲后要及時出售或暫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