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一、育苗技術
韭菜在四月中旬至五月上旬進行播種育苗,品種以山東的獨根紅2號為主。播種前5天進行浸種催芽,在40℃的水中浸泡24小時,并撈出浮在水面的秕籽。再在15℃~20℃下催芽,3天~4天后胚根剛突破種皮即行播種。
先將苗床澆足底水,水滲下后進行條播或點播,播種量每畝3公斤~5公斤。出苗快慢決定于當時的氣溫,溫度適宜時15天左右出土。播種后始終保持畦面呈濕潤狀態而不板結。幼苗管理:前期要促進生長,后期適當控水,進行蹲苗促根。主要措施:一是澆水掌握“勤澆淺灌”,根據土壤摘情3天~5天澆一次小水;二是除草,及時清除畦內雜草;三是適當追肥,在幼苗長到10厘米高時,追1次~2次速效性氮肥。為了培育韭根,當年不采收。
二、定植及當年管理
定植一般在五月進行,以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質壤土為好。畝施有機肥6000公斤~7000公斤、油渣200公斤~250公斤,整平土地作平畦,畦寬50厘米,畦間留灌水渠。定植行距12厘米,穴距10厘米,每畦栽810株。
韭菜有分蘗的習性,定植時采取深栽、淺埋、分次覆土的措施。定植后及時灌水,促進幼苗成活。當新葉發出后澆緩苗水,并中耕保墑,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入秋后天氣日漸涼爽,適宜韭菜旺盛生長,要充分供應肥水,一般7天~8天澆一次水,并追施速效氮肥2次~3次。促進葉片生長,為鱗莖的膨大和根系的生長打下良好的基礎。以后氣溫繼續降低,植株生長緩慢,適當減少澆水,保持地表不干即可,防止植株貪青。土壤封凍前澆足底水。定植當年一般不采收,著重養根,次年后可連續采收5年~8年,達到豐產的目的。
三、扣棚及管理
1.扣棚韭菜冬、春季栽培,要分別進行兩次扣棚。秋季韭菜地上部分經過幾次霜凍,逐漸枯萎,植株被迫進入休眠,這時要清掃地面上的枯葉雜草,摟平畦面,整理畦埂,進行第一次扣棚,一般在十一月上旬進行。先在畦面覆蓋地膜,再2畦~3畦搭一塑料小拱棚,高約1米~1.2米,最后全畦搭建塑料大棚。經過三層覆蓋,畦內溫度上升很快,韭菜在短期內恢復生長。以后隨氣溫降低生長速度減慢,到春節前,可采收3茬。春節后去掉覆蓋物,讓韭菜葉片自然枯萎,養苗。三月中旬后,進行第二次扣棚,方法同前。隨溫度升高,韭菜生長越來越快,到五月中、上旬可采收3茬~4茬。以后不再收割,專棚養苗,直到十一月后再扣棚。
2.管理(1)合理追肥。追肥注重三次,即扣棚前各一次,五月揭棚后一次。每次畝施腐熟有機肥1000公斤,均勻撒在畦面上,并淺鋤;畝施尿素及復合肥50公斤,隨水追肥;在收割過程中,可根據生長狀況,及時補施肥料。(2)巧灌水。冬、春生產韭菜天氣寒冷,灌水與當時氣溫密切相關。氣溫高時,植株生長快,灌水量及次數多些,以后隨氣溫降低減少灌水,以免降低棚溫,地表干燥后,可用預熱的水進行噴撒畦面。春后氣溫回升,灌水增加,根據墑情靈活掌握。(3)保持適宜的棚溫。適宜的棚溫主要靠放風和蓋簾進行調節。寒冷季節棚溫低,要注意保暖,夜間在棚周圍蓋草簾子,保溫防寒。早晨天暖后,揭簾蓄熱。四月后氣溫回升,當上午棚內溫度超過24℃時,及時放風,下午棚溫降到17℃時再閉風。以保持白天棚溫17℃~22℃,夜間12℃~15℃最為適宜。隨氣溫升高,放風量加大。(4)覆土。韭菜有跳根(根系上移)的特性,為了促進新根生長,延長植株壽命,防止植株倒伏,要逐年在植株周圍覆土,厚度根據跳根的高度而定,一般每年覆土3厘米~4厘米,用細碎的田土結合施有機肥進行,覆土后淺鋤,使覆土與原土混合。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