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青花菜義名四蘭花,是甘藍與花椰菜等演變中的一個變種。日前世界各國青花菜栽培面積逐年增加,有超過花椰菜的趨勢。青花菜柔嫩爽口,風味鮮美,是中西餐配菜的重要原料和營養保健蔬菜,是賓館、飯店及家庭餐桌上的上等菜肴,也是加工速凍、脫水及保鮮蔬菜出口的重要品種之一。
青花菜喜涼爽、濕潤、溫和、光照充足的氣候條件,種子發芽最低溫度4~8℃,最高35℃,適宜溫度25~30℃;植株正常生長溫度6~22℃,適溫18~20℃;花蕾發育適溫為15~18℃,25℃以上植株容易徒長,5℃以下則生長遲緩,花球在-3~-5℃的低溫下會凍傷。
寧波市及周邊縣、市地處浙江東部沿海,種植出口(日本為主)青花菜的土壤多為平原淡塘泥田,土壤低磷、中氮、高鉀、有機質含量中等,是浙江省青花菜主產區之一。本地屬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量充沛,平均年降水量1400mm左右,年日照時數1800h左右,年平均氣溫16℃左右。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勢的特殊性,使我地氣候形成了“秋冬季降溫慢、春季回溫快”的特點,這樣的氣候條件有利于早、中、晚熟綠花菜的生長發育。因此,種植面積發展很快,從20世紀90年代初始種,到2006年已發展到3300公頃。一般667平方米產值達到2000元左右,比種植其他蔬菜增收30%~50%。同時帶動保鮮;速凍出口青花菜等相關產業的迅速發展,取得了很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選用良種,適時播種
①播種期早熟品種優秀、蔓陀綠、綠風、早優等宜在7月底至8月上中旬;中熟品種早生圣綠81,馬拉松,綠雄90、95等宜在8月中下旬;晚熟品種圣綠55、梅綠90、福星、晚綠、久綠、盛綠55、晚生圣綠180等宜在9月上中旬。
(2)播種育苗床應選地勢高燥、通風、排灌方便、富含有機質的沙壤土或壤土,苗床凈寬1.2m左右。667平方米大田用種量15~20g,需苗床凈面積30平方米。育苗床應提早一個月翻耕,利用夏季高溫暴曬土壤,殺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蟲卵。翻耕后的苗床每1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2kg、三元復合肥0.1kg,翻耕入土,精細整地并把畦面整平。播種時先澆透水,再撒一層過篩后的營養土并刮平,然后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噴灑床土,預防苗期病害。種子應拌細營養土均勻撒播,上蓋0.6~0.8cm厚半濕營養土,在床土不過濕的情況下適度鎮壓,上蓋2~3層遮陽網保濕。
③育苗播后應每天早晚各澆水1次,以保持土壤濕潤,一般播后3天幼苗陸續出土。待有30%左右秧苗出土后,揭去地面遮陽網,改用小拱棚加遮陽網。為防止大雨對幼苗的影響,可在遮陽網下加蓋一層育秧用2m寬的薄膜,晴天時擠放在遮陽網下的棚頂,下大雨時拉下擋雨,遇臺風暴雨要蓋實薄膜,拉緊遮陽網。齊苗后要撒細營養土、淡水沙或鋸末等護根。幼苗出土后,每天早晚用灑水壺或噴頭,在遮陽網上向苗床內各澆水1次,葉片3~4片時每天澆水1次,掌握嫩苗早澆水,老苗晚澆水。在秧苗2~3片真葉展開時,要對過密處的秧苗進行分苗假植,株行距100m見方,假植后要立即澆施定根肥水,促進活棵。對稗草、千金子等單子葉雜草多的苗床,可用5%精禾草克乳油500倍液噴霧除草。為提高秧苗素質,陰天及夜里應揭去遮陽網,定植前7天左右揭去遮陽網煉苗。定植前3~4天澆施1次10%腐熟人糞尿或1%尿素液,再噴1次0.5%甲維鹽微乳劑25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防病治蟲,做到帶肥帶藥移栽。同時,苗期要及時防治猝倒病、立枯病、炭疽病、霜霉病和菜青蟲、小菜蛾、斜紋夜蛾、蚜蟲等病蟲害。
2翻耕作畦,施足基肥
種植土地應選擇有機質豐富、排灌方便、保肥力強的壤土,pH值5.8~8,以6最好。菜地應全面翻耕作畦,一般在定植前7天左右深翻耕,翻耕前667平方米施腐熟有機肥1000~1500kg、硫酸鉀20kg,耕后整地前再施尿素5~10kg、95%硼砂2kg;對未施有機肥的田塊,耕前667平方米撒施含硫三元復合肥35kg、過磷酸鈣40kg,耕后整地前再施尿素10kg、95%硼砂2kg;或667平方米施西蘭花專用有機復混肥150kg。整地要求深溝高畦,畦面平,畦寬連溝2m,其中溝寬30cm、溝深30cm,并開好深腰溝,每畦栽4行。
3及時定植,合理密植
當秧苗有5~6片真葉、苗齡30~35天時進行定植。定植前1天苗床要澆透水,使秧苗盡可能帶土移栽,定植時大小苗要分開,淺栽輕壓。定植密度一般早熟品種行株距為50cm×50cm,667平方米栽2600株左右;中熟品種行株距為50cm×55cm,667平方米栽2400株左右;晚熟品種行株距為50cm×60cm,667平方米栽2200株左右。定植宜在晴天下午3∶00后或陰雨天進行,定植后即澆0.3%高效復合肥水或0.3%尿素定根肥水,次日早晨澆透活棵水。有條件的可用遮陽網覆蓋2~3天,以利成活。
4按時追肥,控制水分
青花菜需肥量較多,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要及時追肥。根據青花菜的需肥規律,早、中熟品種應追肥2次,晚熟品種應追肥3次。
早、中熟品種第1次追肥在定植后7~12天,667平方米開溝施三元復合肥8~10kg或施尿素10~15kg;第2次追肥在植株封壟前或當花蕾直徑2~3cm時,施三元復合肥25~30kg、氯化鉀10kg。晚熟品種第1次追肥在定植后14~21天,667平方米開溝施三元復合肥5~8kg或尿素10kg;第2次追肥在接近現蕾時(即心葉開始旋擰后),約定植后35天,667平方米施三元復合肥15~20kg、氯化鉀5~10kg;第3次追肥在花蕾直徑2~3cm時,667平方米再施三元復合肥25~30kg,收獲前20天不能追施無機氮肥。
后期可噴施10%液體硼肥600倍液加0.4%磷酸二氫鉀肥液2次,每次間隔5~7天。注意不可偏施氮肥,否則會使花球松散、空心,品質下降,同時又會降低側花球產量及引發腐爛病。此外,因中晚熟品種多屬側枝型(即主、側花球兼用),在頂花球收獲后,可根據地力條件和側花球生長情況適量追肥,通常應在每次采摘側花球后施薄肥一次,以便收獲較大的側花球和延長收獲期,提高產量。
青花菜對水分要求比較嚴格,在70%~80%的土壤濕度條件下生長較有利。秋冬栽培的青花菜生長期間一般天氣干燥,除澆好定根肥水外,定植后2~3天需再澆1次透水,成活后控制澆水,以后保持土壤干千濕濕;花雷發育肥大期,需要較多的水分,應及時澆水或灌水;結球后期控制澆水量,采收前7天禁止灌大水,減少花球含水量。遇臺風、暴雨等災害性天氣,要嚴防畦面積水,并要及時做好清溝排水工作。在寒潮來臨前1~2天,土壤要澆透水。
5綜合防治,交替用藥
防治苗期猝倒病,出苗后馬上用64%殺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分散粒劑600倍液噴霧;防治立枯病可用10%世高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間隔7天左右噴1次,連噴2~3次;白粉病、炭疽病可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防治;黑霉病、軟腐病可用27%銅高尚懸浮劑6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防治;霜霉病等病害可用5%翠貝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50%安克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25%甲霜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隔7~10天1次,交替連防2~3次。
菌核病防治方法:①種植地塊要與禾本科作物進行2年以上輪作,最好進行水旱輪作,移栽前進行深翻耕,采用高畦栽植。②選用抗病品種(四季綠不抗。,合理密植,施足腐熟基肥,合理施用氮肥,增施磷鉀肥,收獲后清除病殘體。③播種時用種子重量0.2%~0.5%的50%速克靈(腐霉利)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拌種。④在發病初期(現蕾初期)采用50%撲海因懸浮劑1000倍液或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300倍綠穎,隔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
小菜蛾、菜青蟲、菜螟可用5%定蟲隆乳油1200倍或2.5%菜喜懸浮劑1500倍液防治;斜紋夜蛾、甜菜夜蛾可用15%安打懸浮劑3000倍液或5%卡死克可分散液劑1200倍液防治;煙粉虱、蚜蟲可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20%好年冬乳油1500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防治。
6適時采收,確保品質
當花球發育相當大,各小花蕾尚未松開之前或在符合出口標準時采收為好,過早采收產量低,過遲采收質量差。符合出口要求的青花菜花球呈蘑菇形,花蕾細致緊密,顏色濃綠,花莖長度應不短于18cm,帶葉平割,不空心,此時采收保鮮加工成品率高、品質優、經濟效益高。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