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荔枝潰瘍病又稱荔枝干癌病、粗皮病,主要危害荔枝主干及大枝,輕則致樹勢衰退,產量下降,重則致大枝干枯乃至全株死亡。
【癥狀特點】發病初期病樹主干或大枝患部表皮失左光澤,以后患部漸呈皺縮、粗糙龜裂.有的還可現突起的瘤狀物。隨著龜裂的擴大、加深,部分皮層翹起或剝落。嚴重時病害向深層擴展,延及木質部,使患部以上的枝條枯死、葉片脫落,全株樹勢衰退,甚至死亡。
【病原及發病特點】荔枝潰瘍病的病原尚未明確,有可能由病原真菌侵染所致。本病以山坡老樹發病較為多見。不同品種發病輕重有差異。據福建漳州市農科所調查,當地以烏葉品種受害最重,甚至連直徑1厘米的小枝也易受害。此外,傷口較多的樹干易于發病。
【防治方法】鑒于本病病原尚未明確,防治正可試用下述措施:(1)刮除疝部,涂藥控癇。對初發病樹,應及時用小刀刮除病部龜裂或翹起的皮層。并小心收集碎屑加以燒毀。刮除范圍可適當擴大到周圍0.5~1厘米寬的無病組織。其深度以達木質部為度,然后在刮凈的部位上涂藥。藥劑可試用波爾多漿,或75%百菌清+50%瑞毒霉(1:1)50~1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75%百菌清(1:1)50~100倍液,或70%可殺得懸浮劑+50%瑞毒霉錳鋅(1:1)50~1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72%普力克水劑(1:1)50~1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雙可濕粉5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粉50倍液。或5074二唑酮硫磺懸浮劑50倍液,或50%甲羥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