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棗是中國特有的果樹之一,有2000多年的栽培歷史。棗樹耐寒、耐旱、耐瘠薄,具有較強的適應性,有“鐵桿莊稼”之稱。棗果營養豐富,含有比一般水果高一倍多的糖分以及較多的蛋白質、脂肪、鐵、磷、鈣等物質,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食療功能。
國內對于鮮棗貯藏及其采后生理的研究始于1980年,對棗的采后生理、貯藏等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在生理生化機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在貯藏技術,即在延長鮮棗的貯期方面未有新的突破。
貯藏條件及技術的進展
我國民間有食用鮮棗的習慣,也積累了一些保鮮的方法。清宮檔案中有冰窖保存鮮棗的記載,貯期不足一月。十多年來許多科研和教學單位對鮮棗貯藏條件及技術進行了大量研究和探索,研究結果表明,鮮棗貯藏受諸多因素影響。
1、品種
鮮棗的耐藏性因品種不同差異很大。據我們對采自山西太谷和山西果樹所的30個品種的耐藏性試驗表明,襄汾圓棗、臨汾團棗、永濟哈蟆棗耐藏性最好。太谷葫蘆棗、屯屯棗、相棗等居中,郎棗、駿棗等最差。
2、采收成熟度
采收成熟度對鮮棗貯藏壽命有明顯影響,成熟度越低越耐貯藏,但果實失水速率要快于成熟度高的果實。
3、環境條件
溫度
溫度是影響鮮棗貯藏壽命最主要的環境因素。在一定范圍內溫度越低貯藏效果越好,但低于冰點時會產生凍傷。據測定,半紅期郎棗的冰點為-2.4~-3.8℃。
濕度
鮮棗是一種很易失水的果品。在庫溫6~10℃,相對溫度70%~80%的條件下同是存放14天的郎棗、紅星蘋果、山楂的失水率分別為22.2%、1.2%、11.2%,可見保持較高濕度對鮮棗貯藏的重要性。用0.03~0.06mm的聚氯乙烯打孔袋貯藏鮮棗具有良好的保濕效果。
氣體成份
不同氣體成份試驗表明,鮮棗不耐二氧化碳,高于5%的二氧化碳會加速鮮棗果肉的軟化褐變。在基本無二氧化碳的情況下,1.5%的低氧氣并未使襄汾園棗、金絲小棗等品種比空氣對照更早的出現軟化變褐,說明鮮棗對二氧化碳比對低氧氣更敏感。
4、其它物理、化學方法
鈣是構成水果細胞中膠層的重要成份,許多研究表明,鈣處理可提高果實硬度和貯藏壽命。采后立即用2%氯化鈣浸泡郎棗,貯藏2個月時好果率比對照高20%。貯前用5%氯化鈣處理駿棗5分鐘,在0℃條件下用打孔袋貯藏70天硬果率為15.6%,對照硬果率為6.2%。但也有研究表明,用氯化鈣浸果與對照相比并無明顯的效果。
近年來,有關鮮棗的貯藏研究仍在繼續,許多物理和化學方法如涂膜、采前采后激素處理、鈷六十輻射處理、真空保鮮、電磁輻射、急降溫、熱處理等都曾被探討,有的方法雖然對延緩棗果軟化有一定的效果,但尚未看出有較顯著的作用。新的方法和技術仍在探索之中。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