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養殖中國林蛙與養殖其他蛙類的生產目的不盡相同,養殖牛蛙、青蛙等,主要是為了向市場提供營養豐富、高蛋白質、低脂肪的高檔蛙肉產品,而養殖中國林蛙,除了可向市場提供同等營養價值的肉產品外,更主要的是為了向市場提供名貴的中藥材――哈什蟆油。
哈什蟆油,系中國林蛙輸卵管的陰干品,是享譽中外的強壯滋補藥,其提取技術與干燥工藝,對哈什蟆油的品質和商品等級有很大影響,直接關系到養殖者的經濟效益。
傳統的取油方法,多系干剝。此法要求蛙體的干燥時間長,剝取出的蛙油碎塊較多,雜質含量高,品質和商品等級下降,而且取油后的蛙肉往往棄之不能食用。近年來,吉林、遼寧林業科學院等單位研究出了哈什蟆油的鮮剝技術與干燥工藝,可油、肉兼得,同時哈什蟆油的品質和商品等級提高,并且可任意做型,便于精包裝和保存等。而且蛙肉可直接鮮凍和罐裝,經濟效益明顯增加。現將哈什蟆油的兩種剝取方法概要介紹如下。
一、鮮剝技術與干燥工藝
(一)剝油時間
傳統習慣上,剝油時間一般從9月下旬(秋分以后)至翌年3月中、下旬(春他之前),而以霜降前后(10月中、下旬)剝油最好,產油最多。
(二)放血處理
將欲剝油的雌蛙(2齡以上)活體沖洗干凈,然后截斷兩肘動脈或直接剪斷后肢,迅速投入(或懸掛于)流動的清水中,進行活蛙放血處理。為防止凝血堵塞血管,每隔10分鐘左右輕揉刀口處除去凝血,這樣進行40~50分鐘,即可完成放血過程。
在鮮剝取油過程中,血液是最主要的污染源,如蛙油被血液污染,則干品色澤深褐,外觀品質不佳,商品等級下降。另外,切忌圖省事,將蛙摔死后剝油。那樣,蛙油不僅因輸卵管壁充血變色而影響品質,而且也會因肝、膽、卵巢等內臟破裂出血、溢汁而污染蛙油。
(三)剖腹取油
將放完血的蛙擦凈體表水分,仰臥固定在有彈簧夾的木板上;自胸部于腹中線向下切開皮膚和腹肌至腹底;用兩把鑷子配合撥開切口和卵巢,夾往輸卵管外系膜,從下腹至肺底逐一撥開,使輸卵管與各內臟器官及體腔分離;用鑷子夾往輸卵管喇叭口,將兩側輸卵管拉出,自其與泄殖腔連接處截斷取出,放在預先備好的干燥銅網上做型。取油時動作要輕而準確,切勿碰破膽、肝、卵巢等內臟器官,以防污染蛙油。
(四)干燥處理
取出的蛙油,采取自然干燥(通風陰干)或人工干燥(熱風干燥、真空干燥)均可,一般人工干燥可比自然干燥時間短得多,且蛙油也不易變質發霉。自然干燥時間較長,稍有不慎,蛙油易發霉變質,所以要格外精心。
人工干燥的溫度要控制在80攝氏度以下,超過這個界限將會造成蛙油理化性質的破壞,導致品質下降。
新鮮的蛙油含水量很高,為便于保存、做型、包裝、運輸等,干燥好的蛙油含水率要低于11%方可。
二、干剝技術與干燥工藝
(一)剝油時間
同前。
(二)蛙體風干將欲剝油的雌蛙體沖洗干凈,用繩子或鐵絲等穿過上下頜,每50只左右為一串(切忌不可摔死后穿串),然后掛于屋檐下或通風干燥蔭涼處,直至蛙自然死亡之后,陰干成蛙干。這個陰干過程,所需時間較長,一般需2個月左右才能完成。
(三)剝取蛙油
將風干好的蛙干放入60~70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5~10分鐘,然后撈出,趁熱趁濕裝入麻袋中,扎緊口用布簾、草袋等苫蓋嚴密,放置10~12小時,使蛙干被“悶”軟。用小刀將“悶”軟的蛙干自腹中線剖開,小心取出輸卵管――蛙油,去凈雜質。
(四)干燥處理
將去凈雜質的蛙油,平鋪在銅網上或竹木簾上(蛙油鋪的不要太厚,以防堆積發霉變質),集中放在通風干燥蔭涼處,陰干至水分含量至11%以下,分級收藏貯存。
無論是鮮剝干燥后的蛙油,還是干剝干燥后的蛙油,在室溫和濕度稍大的條件下保存,往往發生蟲蛀或發霉變質。所以,要盡早出售給藥材收購部門,在末售出之前,要注意存放在蔭涼通風干燥的地方或冰箱中冷凍保存。
中國林蛙的出油率,按個體計算,一般大蛙100只左右可出500克油,小蛙180只左右可出500克蛙油。按重計算,2000~2500克成蛙可出500克蛙油。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