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中國林蛙是我國東北地區珍貴物種,俗稱哈什螞,其營養豐富,味道鮮美,是傳統的美味佳肴,特別是林蛙油在保健、美容、藥用價值上都很高,國內外市場緊俏暢銷,是很有發展前景的養殖項目。近些年來人們進行了多種養殖形式試驗,各地都推出了多種全人工養殖林蛙模式,都有獨到之處。
1、蛙圈的選址與修建蛙圈要選在5度左右的坡地上,不要建在低洼存水和高山干旱的地方,以便于排污和保濕。圍圈前要徹底清理場地,清除鼠、蛇、其他蛙等一切天敵后,用薄鐵雪花板圍好,防止天敵入侵。
2、蛙圈要具備7防功能①用雪花板圍圈的拐彎處要圍成圓角,下埋10厘米,上邊10厘米要彎成90度角沿,凈高80厘米的封閉蛙圈可起到防蛙逃、防鼠防蛇害的作用。②圈內每100平方米修1個長3米、寬2米的坡底水池,水池深處30厘米、淺處10厘米,淺處與地面結合部鋪些稻草(也可是蛙的孵化池與變態池),以便于上下潛伏自由運動。大型蛙場要以100平方米為單位圈成若干小圈,避免在氣候變化時蛙高度集中踩踏至死或借高外逃。③圈內種植植被,順坡起壟,間種白菜和黃豆,黃豆種1茬,白菜可根據長勢種3茬。植被可起到防曬和保濕作用,滿足蛙對隱避環境的要求。④圈上方全部罩上遮陽網,其高度以工作人員能直立工作即可(網與雪花板的結合部位要嚴密),可起到防曬、保濕作用,又可防止飛禽類天敵入侵。⑤蛙圈要備噴霧設備,在空氣干熱時噴霧,增加濕度,否則蛙易死亡,幼蛙死亡更為嚴重。
以上5條措施即科學地做到了7防,同時也創造了適于林蛙棲息生長的生態環境,確保了林蛙的正常生長繁育。
3、選擇合適的餌料選擇合適的餌料是全人工養殖林蛙的成功關鍵技術之一。多年來全人工養殖林蛙收效甚微,主要是林蛙的餌料問題沒有解決好。以前全人工養殖林蛙大多是喂黃粉蟲,而黃粉蟲1個繁育周期需4~5個月,根本無法滿足全人工養殖林蛙的實際需要。特別是變態幼蛙,大蟲吃不下,小蟲供不上,只有餓死。有些人主張用顆粒料喂林蛙,也未獲成功。其實變態后蛙視網膜對靜止的物體沒有反應,消化系統也沒有植物蛋白消化酶,蛙根本不能消化吸收植物蛋白,只能采食活動的蟲類。無菌蠅是林蛙的最好餌料。無菌蠅卵生長48小時后就可分離出來,用來喂養變態蛙,無菌蠅每天可產2次卵,所以蠅蛆是目前唯一能確保全人工養殖林蛙成功的餌料。
4、要用無菌種蠅生產蠅蛆生產蠅蛆千萬不能抓戶外野蠅集中飼養。野蠅品種雜,不能集中產卵,而且野蠅身上帶有千萬種病菌病毒,會給生產操作者和畜禽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為了解決蠅蛆好生產,而分離難的問題,蠅蛆自動分離器已研制成功。使用蠅蛆自動分離器生產蠅蛆可降低養殖成本,提高養殖業的經濟效益,有助于全人工養殖林蛙的規模發展。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