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1、干池和林蛙圈先期消毒。干池圈包括產卵池、孵化池、變態池及飼養圈。主要用氧化劑消毒,按地面總面積計算生石灰(100克/每平方米)使用量,用水浸解,趁熱均勻潑灑地面和池壁。漂白粉也可,按12克/每平方米稀釋,全圈潑灑。消毒7天后才能放養蛙類。
2、帶水無動物消毒。每立方米水用生石灰250克或用漂白粉30克,溶解后立即全池潑灑,處理后的水池7天后才能放養。注意用量要準確,為防止用量有誤,建議放養前局部試驗,正常后再按計量大規模放養。
3、帶水帶蝌蚪消毒。蝌蚪池需連水帶蝌蚪一起消毒,因蝌蚪期用腮和皮膚呼吸,極易中毒,一定控制好藥的濃度。必須稱準藥量,按水體濃度0.5×10-6加入漂白粉溶液。計算要小心準確,建議用藥前先計算出濃度,再做少量試驗,安全后再全池用藥。必須全池均勻潑灑,否則導致局部藥量過大,引起中毒。
4、圈內養殖區消毒。在放養之前按“干池消毒法”即可。消毒7天后才能放養,蛙圈在日常管理中需噴淋,噴淋的水可加藥物消毒蛙圈,噴藥時要有針對性,不能總用一種藥物。漂白粉(濃度為0.5×10-6)消毒噴淋時間可根據噴淋速度控制在5-8分鐘;高錳酸鉀(濃度為1×10-6,每15天噴淋消毒1次。殺滅細菌和霉菌建議選用高錳酸鉀;細菌、病毒建議選用漂白粉;體表消毒、內服或紅腿菌建議選用慶大霉素和紅霉素藥浴;消化道消毒可選用土霉素、氟哌酸、磺胺等藥物拌料;清除寄生蟲可選用食鹽水,食鹽水只適合病體浸泡,2-3%的食鹽水浸泡10-15分鐘,每天2次,連續3天,食鹽水不適于噴淋,水蒸發后,鹽沉積在葉面上,對植被生長不利。
5、餌料消毒。餌料污染可造成蝌蚪與林蛙消化道病,嚴禁把生、腐餌料帶到林蛙圈內。蝌蚪料要煮熟,蛙食要消毒凈化,嚴禁野蠅蛆或糞蛆直接飼喂,建議飼喂無菌蠅蛆。若無菌幼蛆經畜禽糞便培養,用10×10-6高錳酸鉀溶液浸泡2分鐘,撈出洗凈后再喂林蛙。
6、體表消毒。移入新環境時,防止帶進病原體,蝌蚪和林蛙應藥物體表消毒。針對寄生蟲,用2-3%食鹽水浸泡5-10分鐘;針對細菌和霉菌,用10×10-6高錳酸鉀溶液浸泡5-10分鐘。病體也可體表消毒,每天浸浴2次,連續3天1療程。
7、器具消毒。蛙圈中使用的所有工具及飼養人員衣物鞋帽應定期消毒,切斷傳染源。消毒工具用高錳酸鉀,消毒后清水洗凈再用。
8、注意事項。計算帶水處理藥物濃度時,應根據池水總量。浸泡、噴淋及藥浴的藥物濃度,是指用于治療的藥液濃度。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