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眼下東北地區一些餐館的櫥窗上時常能見到這樣的收購啟事,并且收購價格是逐步走高,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一現象的出現呢?
消費者:“現在市場上有點兒供不應求!
消費者:“我們來到飯店想吃林蛙,去了十次,能吃上一回就很滿意了!
餐館經理:“貨源非常緊張,基本上十二個月有十個月市場上是空白,拿錢都吃不著林蛙。”
這林蛙在市場如此走俏,從事林蛙養殖的那些農戶都特高興,但農民劉志貴卻高興不起來。
農民劉志貴:“嗨!別提了,養蛙賠錢了。”
拿著錢都買不著林蛙,這養林蛙還能賠錢?若不是看到劉志貴林蛙養殖場地里一片狼藉的情景,我們還真是不敢相信他說的話。
農民劉志貴:“哎!我當時看了廣告,說養林蛙是一本萬利,我就也想試一試!
據廣告介紹,一對種蛙成本在100元左右,一對種蛙一次產蝌蚪上千只,長成大蛙后一只能賣10元左右,也就是說投入100元,就能回報近萬元。這種一本萬利的事兒,誰看了能不動心?劉志貴就更不用說了,他趕緊專程前往那家公司與對方見面,急著把這千載難逢的賺錢機會抓在手里。
農民劉志貴:“他說方法非常簡單,在你那個山區,有個深水坑,把蛙種投里頭,喂喂飼料就可以了,我心想,這么簡單,一本萬利,為啥不干,這不傻了嗎?我就干了!
簡單的養殖方法讓劉志貴認為養殖林蛙是一件輕松事兒,于是他當即做出決定,掏出1萬多塊錢從那家林蛙養殖公司買回了100多對種蛙開始養殖,滿心歡喜地等著坐地收錢。
農民劉志貴:“結果引進的蛙種質量不好,效果也低,喂飼料還貴,這一算帳,賠得不行了!
滿以為高價買回來的種蛙能給自己生下無數個金蛙,可事實正好相反,劉老漢家的種蛙不僅繁殖率極低,而且個頭兒比人家的小了一號?磥磉@劉老漢是中了虛假林蛙公司施放的品種迷霧彈了。
字幕:警示當心注意:第一大迷霧以次充好
眼下許多虛假林蛙公司正是利用象劉志貴那樣對林蛙品種一竅不通的特點,高價推銷劣質蛙種,造成了林蛙繁殖率低,生長緩慢,個體偏小的后果,那么,現在市場上哪種林蛙較受歡迎呢?
扎蘭屯市聯科東北林蛙研究所首席專家朱志明:“林蛙我們研究所發現有一百多種,目前較受外商歡迎的有斷紋和雙線這兩個品種,因為這兩個品種蛙油的含量和它的膚色比較好。所以養殖戶在進購蛙種的時候,盡量選擇雙線和斷紋這兩個品種。”
另外按那家養殖公司所說,養殖林蛙非常簡單,挖個坑,弄點水,把林蛙投進去就萬事大吉。這說法靠譜嗎?養殖林蛙真就這么簡單?劉老漢相信了,您也相信嗎?看看專家怎么講。
字幕:第二大迷霧,夸大養殖技術簡單。
記者:怎么可能簡單呢
扎蘭屯市聯科東北林蛙研究所首席專家朱志明:“人工養殖林蛙所涉及的技術很多,在繁殖期,在陸地期,在越冬期等等。比方說防逃,防病,保餌料,防天敵,有的僅僅是用塑料布或一層紗窗,大批逃匿,防逃這一塊兒出問題!
再接著說那劉老漢,看著自己買回的林蛙該長個的不長個,不該死的都死了,沒死的也跑得差不多了,那心里是急得直冒煙兒啊,當他想起打電話找那家公司尋求幫助時,可電話那頭的人說那家林蛙公司是租房子辦公,早就不在當地干了,去哪兒了誰也不知道。
農民劉志貴:“結果呢,我發現這是一個忽悠公司,皮包公司,把我給逗了。別的場養蛙我也看了,人家養蛙,和他不一樣,另外他賣給我的蛙種也貴,黃粉蟲也貴,我這吃虧上當了!
當初被高額回報迷糊了眼,劉志貴那會兒還真沒好好看清楚對方的資質證明。該怎么盡可能避免重蹈劉老漢的復轍呢?
扎蘭屯市聯科東北林蛙研究所首席專家朱志明:“首先前提就是要選擇正規的單位,這個單位最好是選擇有自己龐大的固定資產,盡量不選擇租房辦公的,第二個盡量選擇項目推廣單位全部工作人員,妻兒老小都是當地人,第三個盡量選擇有上級主管單位的,第四個盡量選擇成立時間比較長,經歷過市場的驗證,能承擔一定的風險,不能把風險全交給養殖戶!
唉,誰讓自己當初只想到高額回報,沒有細心再問問再考察考察呢?劉老漢一邊自認倒霉,一邊盡心伺候著那些還活著的林蛙,指望著養大它們后賣出去能撈回點本錢?山Y果是連這點兒希望也被殘酷的現實給磨滅了,還沒等找到買家,劉老漢的林蛙就被當地林業執法部門全部沒收,還罰款一千元。
字幕:第三大迷霧,隱藏養殖的非法性。
農民劉志貴:“賠了,雞飛蛋打了,老婆孩子都不跟我過了!
扎蘭屯市聯科東北林蛙研究所首席專家朱志明:“因為林蛙是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人工養殖首先要有馴養許可證,要經營出售的話,必須又經營加工許可證,要是運輸的話,必須又準運證。如果有條件的可以辦,沒有條件的,你的手續必須要有授權單位給你出示授權委托書!
面對這些風險,咱農民如何去避免呢?內蒙古林蛙養殖戶周至善也許能給大家一些答案。
農民周至善:“我現在采取的是跟扎蘭屯市聯科東北林蛙研究所進行合作,成為一個示范寄養點,而且現在養殖得非常成功!
據周至善告訴我們,當初他打算從事林蛙養殖的時候,是經過了一番謹慎考慮的。
農民周至善:“當時也是經過了多方的調查,通過他們的上級科技局經過調研,而且在當地考察了一下,規模非常龐大,而且基地的人員都是當地人,資產都是自己的。通過這些方面我覺得他們可信度還是比較高的,決定跟他們合作!
周至善所說的這家林蛙研究所在當地有著一定的知名度和誠信度,并且還是扎蘭屯市科技局認可的科技示范基地。
扎蘭屯市科技局副局長張偉:“我們在審批這家民營科技企業的過程中,感覺到他技術成熟,手續齊全,場地具備,而且事業心比較執著,技術力量過硬,所以根據這些方面,我們審批成立了這家民營科技企業!
另外值得提醒農民朋友的是目前市場上每對林蛙種蛙價格如果超出40-60元以上,就存在炒種的嫌疑。專家指出,當前林蛙養殖的平均效益在每平米600元左右,如有林蛙養殖企業聲稱林蛙養殖效益大大超過每平方米600元的平均效益,就存在以高額利潤誘惑農民引種養殖的嫌疑。
農民劉志貴:“我還想接著養,得找一個正經的科研單位,去詳細詢查,學好了,咱再回家養。”
劉老漢倒有股子不服輸的勁兒,事實上中國林蛙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確是搶手的緊俏貨,每只商品林蛙的收購價格達到了5至8元,林蛙油在國內市場的價格已經接近每公斤3000元,國際市場上的林蛙油價格更是高達每公斤10000多元。由于林蛙是我國二級野生保護動物,有關部門嚴禁捕獵,目前人工養殖林蛙的規模還遠遠跟不上市場需求,林蛙市場缺口巨大,林蛙養殖項目的前景十分客觀。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