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種蠶豆,必須加強田間管理措施,才能獲得理想的產量。主要措施有:
一、確保全苗,培育壯苗。蠶豆出苗后,及時查苗、補苗,在缺苗斷壟的地方,用帶土壯苗及早補上,確保無斷壟、無弱苗,達到全苗。在保證每畝有1萬基本苗的前提下,拔除瘦苗、病株,留下健壯苗。蠶豆苗期根系細少,吸收養分有限,一般每畝可追3~4公斤尿素提苗,為豐產奠定基礎。追肥不能過多,否則會出現幼苗冬季徒長、莖葉過于柔嫩或早花現象。苗期如遇干旱,易受蚜蟲侵害,要及時防治,避免病毒病株的發生和蔓延。
二、增施臘肥、巧施花肥。蠶豆進入越冬期,根系和植株生長都很緩慢,施用臘肥,能促進根系和苗體生長,提高抗寒能力。臘肥一般在元月上旬施用,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如果基肥施磷不足,要多施磷肥。開花結果期所需養分占全生育期所需養分的60%以上,如養分供應不足,就會導致有效花減少、花果脫落增加、果數和粒數降低、粒重減輕。適時施用花肥能增果增粒,有效地提高籽粒產量。因此,無論蠶豆花期長勢強弱,均應酌情施用花肥。在初花期每畝每次用0.1公斤尿素、硼肥或磷酸二氫鉀對水50公斤噴施,共噴1~2次,可增產10%~20%。
三、摘除頂尖,促進壯果。蠶豆屬無限花序,生長、開花、結果同步進行。當蠶豆結果達一定數量,頂部生長減慢,花數減少時,要及時摘除頂尖。摘頂尖可控制養分大量向上部輸送,使果莢數增多,籽粒飽滿,控制植株高度,利于田間通風透光,提早成熟。摘除頂尖過早雖可提高成果率,但總果數降低,不能增產,如過遲則達不到應有的效果。當植株頂部復葉只有七片小葉時,選擇晴天露水干后摘頂最適宜。如在雨天摘頂,莖稈易感病腐爛。
四、清溝瀝水,防治病蟲。我省春季陰雨天較多,溫差變化較大,田間濕度大,容易發生赤斑病、褐斑病及銹病,及時施用多菌靈等藥劑,可控制病害發生。噴施氧化樂果可控制蚜蟲和蠶豆象危害。結合葉面施肥防治蟲害,可節省用工。田間清溝瀝水,降低地下水位和土壤濕度,可改善土壤環境條件,提高地溫,使根系功能正常運轉,減少落花現象。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