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5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鹿壞死桿菌病是由壞死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一般多由皮膚粘膜外傷感染。主要侵害蹄部,其次是品腔粘膜的皮膚,發生壞死性病變,有的轉移到肝、肺等形成病灶,治療不及時造成大批死亡。此病目前對養鹿業危害很大,常造成經濟損失,必須做好防治工作。
一、流行特點
鹿壞死桿菌病多在秋冬季節鹿群中發生,公鹿秋季配種期間由于頂斗蹄部損失,仔鹿哺乳期和分群蹄被踏傷,而感染發病。此外,運動場凸凹不平,有異物、積水、泥濘時都易感染發病。
二、臨床癥狀
病鹿表現跛行,可見蹄叉紅腫,繼而蹄冠紅腫敏感,局部發生壞死,壞死組織不斷擴大,不久破潰流出污穢帶惡臭膿法和壞死組織。如不及時治療,腫脹繼續蔓延到掌部于唇粘膜和齒齦粘膜形成潰瘍性壞死,久不愈合。隨著壞死的進展,鹿表現精神不振,食欲減少,喜臥,消瘦而死亡。
三、預防
1、加強定期和不定期消毒工作,保持圈舍清潔衛生,限制細菌繁殖。
2、保持地面平整,保持皮膚和粘膜完整,杜絕細菌侵入。
3、不喂帶芒刺飼料,分群或鹿群調動時,要穩,防止鹿只互相踏傷和撞傷。
4、控制和保護好鹿群防止頂斗。
5、發現此病及時隔離治療,做好隔離消毒工作。
四、治療
要采取局部和全身治療相結合的辦法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對患部剪毛,清洗消毒,清除局部壞死組織、膿法、異物,用3%雙氧水和5%碘酊按1∶20的比例配合液或3%高錳酸鉀液沖洗創面,然后撒上碘酊或等量硼酸粉末(或提毒散或生肌散)。還可以用高錳酸鉀粉,然后包扎繃帶。每隔2~3天換藥1次。病情嚴重者,可用0.25%普魯卡因20毫升,碘胺嘧啶注射液20亳升,鏈霉素100單位,進行蹄部神經封閉,療效顯著。
全身療法:可用10%葡萄糖注射500毫升,安納咖10毫升,烏洛托品注射液20毫升,碘胺嘧啶注射液20毫升,1次靜脈注射,效果良好。也可應用抗生素治療。發現食欲不振時可灌服姜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