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江蘇省灌云縣某鄉一養鵝戶飼養雛鵝1300只,14日齡時頸部皮下注射鵝用禽流感-副粘病毒病二聯滅活油乳劑疫苗,每只0.3m1,注射時直接刺入頸部皮下,未將頸部皮膚抓起呈皺褶狀。注射后12小時內死亡129只,死亡時無特殊癥狀,主要表現為精神不佳,食欲不振,次日又有30只死亡,此后數日偶有死亡。鵝群食欲飲水正常,主要癥狀為頸部粗大,手觸有波動感,透過皮膚觀察波動狀液體呈紫黑色。經綜合分析,診斷為因免疫操作失誤而致的血管變異性疾病。
1臨床癥狀
雛鵝發育正常,食欲、飲水、呼吸及糞便等未見異常。群體觀察有120余只鵝頸部粗大;個體檢查粗大部位手觸有波動感,皮下呈紫黑色,位于右側;放牧時驅趕速度稍快,病鵝常突然死亡,未見任何病狀,也無環境異常變化;將頸部粗大的病鵝單獨飼養,生長速度與正常鵝無明顯差異;頸粗大部采用人工放液,速度稍快則數十秒死亡,采用一次性注射器緩慢抽取(2分鐘)5ml后約1分鐘即可死亡,死前無特殊癥狀。
2剖檢變化
剖檢病、死鵝15只,見鵝頸部皮下有一淡黃色扁平囊,呈不規則橢圓形,內有紫黑色液體,剪開后發現其與頭部靜脈和右心房相通,仔細觀察發現該扁平囊為變異的血管,比正常血管粗大數十倍;剖檢其內壁有一芝麻或綠豆粒狀大小不等的、呈不規則橢圓形的深白色結節,其余組織、器官未見異常。
3實驗室診斷
3.1鏡檢:無菌操作取病變部位組織涂片、固定,革蘭氏染色,鏡檢未發現致病菌。
3.2細菌培養:無菌操作取頸部病變部位囊內結節及心臟、肝臟、脾臟少許,經37℃24小時普通瓊脂培養基恒溫培養,未見致病菌落。
4診斷
根據發病情況、臨床癥狀、剖檢變化,結合實驗室診斷,確診為因操作失誤而致頸靜脈血管壁擴張引起的病變。
5防治措施
5.1改善飼養管理,增加營養,加快出欄。
5.2對于異常鵝,盡量少運動或不進行劇烈的運動,讓其自由活動,同時避免擠壓,盡量減少因擠壓導致的死亡。
5.3畜禽飼養戶初次免疫接種要注意注射部位和注射方式,尤其是家禽免疫接種操作,要加強前期的技術培訓,或由有經驗的飼養戶現場指導。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