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3-14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制定一個科學的免疫程序,對防治鵝副黏病毒病的發生是極為重要的,但它仍受諸如疫苗的質量、鵝群免疫應答基礎、母源抗體水平、個體差異、干擾免疫的疾病以及飼養場的防疫衛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因此,應做好鵝群的免疫監測工作,一旦發現鵝群的鵝副黏病毒病抗體(HI抗體)水平下降(通常以HI抗體效價1:16為臨界點),就必須進行加強免疫。
滅活苗:鵝副黏病毒病滅活苗是應用具有高毒價和免疫原性好毒株的絨尿液經福爾馬林滅活后,加入適當比例的油佐劑制成。由于鵝副黏病毒屬于禽副黏病毒I型基因Ⅶ型毒株,而禽副黏病毒I型基因型的毒株不斷出現,培育~株新基因型弱毒株~般需要三年,在這三年內又可能出現新基因型毒株,使培育弱毒株失去應用價值。從生產上應用結果,表明滅活苗能有效控制本病的流行發生。
種鵝免疫:留種時應進行一次免疫,產蛋前2周再進行一次滅活苗免疫,在第二次免疫后三個月左右進行第三次免疫。使鵝群在產蛋期均具有免疫力。
雛鵝免疫:經免疫的種鵝產下母源抗體正常的雛鵝群在15天左右進行一次滅活菌初免,2個月后再進行一次免疫;無母源抗體的雛鵝(種鵝未經免疫),可根據本病的流行情況,在2~7日齡或10~15日齡進行一次免疫,在第一次免疫后2個月左右再免疫一次。
采取綜合防治措施,有計劃地做好鵝群的免疫監測和疫苗接種工作,使鵝群保持有高水平的抗體;新引進的鵝必須嚴格隔離飼養,同時接種鵝副黏病毒病滅活疫苗,經過2周確實證明無病時,才能與健康鵝合群飼養;鵝場要嚴格執行防疫衛生制度,人員進出要進行消毒;鵝群必須與雞群嚴格分區飼養;鵝群一旦發病,應立即將病鵝隔離或淘汰,死鵝燒毀或深埋,同時對鵝群中沒有癥狀的鵝進行緊急免疫接種;免疫時應勤換注射針頭,避免用具污染;可適當應用抗生素減少并發病和有利于腸道病變的恢復。
應用抗鵝副黏病毒病抗血清、卵黃抗體或用抗小鵝瘟和抗鵝副黏病毒病雙抗體作鵝群緊急注射,有較好的保護率。
由于小鵝瘟僅發生于1月齡內的雛鵝,因此相比較而言鵝副黏病毒病所造成的損失要比小鵝瘟大得多,應引起養殖戶的高度重視。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